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将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 此外,缴纳单位可在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5%到上限12%之间,自主确定比例。
据悉,此举可为企业减负约300亿元。
政策对企业减负的同时,广大职工的公积金会受多大影响?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 最高不超12%
日前,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发布《关于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企业非税负担,将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延长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的期限,各地区2016年出台的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到期后,继续延长执行期至2020年4月30日。
《通知》要求,
《通知》明确,
此外,《通知》还要求,
政策可为企业减负约300亿元
事实上,在今年4月份,住建部就宣布了将降低企业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延期等相关政策措施。所以,此次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也意味着政策的实际落地。
4月9日,住建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司长张兴野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轻企业负担,要求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2016年,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16年5月1日起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暂时按两年执行。文件印发以后,全国的缴存比例上限全部规范至12%以内。
据张兴野介绍,为了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住建部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四项: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预计2018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约300亿元。
说完政策性的内容 下面说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对咱上班族而言 这些政策的出台 到底会对咱产生多大的影响? 真的会导致工资减少吗?
对广大职工影响多大?
降低企业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延期对广大职工影响多大?
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与社保、养老保险金不同,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的可支配收入,并且这部分收入不需要缴纳个税。
对于很多职工来说,缴存公积金比例的下调会直接影响这部分收入,虽然职工到手的工资增加了,但还要缴纳个税,所以增加职工现金收入的幅度并不太明显。
同时,张大伟也指出,部分企业更希望通过少缴纳养老保险、社保费用从而减少企业开支,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一般企业不会减少缴纳公积金,“公积金减少则意味着工资减少,那企业直接和员工协商降薪就行了。”在他看来,一般企业并不会这么做,降薪也会直接降低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早在今年年初 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 就指出
推进长租市场: 支持首批32家国有企业开展长期租赁业务; 推行租房提取公积金、办理居住证、落户、子女入学等政策。
棚改安置补偿: 鼓励棚改、拆迁实物安置,取消货币化安置奖励。
而且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公安部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治理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重点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在缴存地或户籍地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防止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炒房投机。
优先支持公积金支付房租 《通知》要求,规范改进提取政策。各地要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及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精神,规范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
优化流程、严格审核、惩戒失信 《通知》明确,优化提取审核流程。
《通知》还强调,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形成“三道防线” 《通知》要求,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合理设置住房公积金提取受理、审核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制约,实行定期轮岗。完善内审稽核机制,形成前台受理审核、后台重点复核、内审部门稽核“三道防线”。 部门信息共享 建立跨地协查机制 《通知》指出,要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各地要全面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联网核查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人的个人身份、户籍、房产交易、就业、社保、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等信息,确保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和要件真实准确。 《通知》还要求,建立跨地协查机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加强协同,密切配合,尽快建立防范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跨地协查机制。人员跨地区流动频繁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要率先建立更加紧密的信息协查机制,共同防控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行为。 此外,还要集中开展治理工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主动协调当地公安、通信、城管、网信等部门,集中开展治理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工作。
对于这次公积金政策的调整 您有什么看法或者观点呢? 在下方留言区与众网友讨论吧
来源:综合新华社、工人日报客户端、中新经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