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风雅荣成——槎山登眺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5-14
摘要:槎山横卧于荣成市南部的黄海之滨,因其连绵九顶,其色如铁,因此被称为九顶铁槎山。槎山九顶连绵,危峰兀立,巍峨峻拔,山海相映,雄伟壮观,自古便有大东胜境之称。《尔雅》、《齐乘》、《封神演义》、《杨家将》等书中也都有记载或描述。 《风雅荣成》:槎

  槎山横卧于荣成市南部的黄海之滨,因其连绵九顶,其色如铁,因此被称为九顶铁槎山。槎山九顶连绵,危峰兀立,巍峨峻拔,山海相映,雄伟壮观,自古便有“大东胜境”之称。《尔雅》、《齐乘》、《封神演义》、《杨家将》等书中也都有记载或描述。

 

《风雅荣成》:槎山登眺

 

    槎山的美好景色吸引了众多诗人的笔触,其中清代诗人邵三奇就曾作《槎山登眺》诗一首,其诗曰:

 群峰拱立碧霄端,胸荡层云纵目宽。

 池上龙飞鳞甲动,洞中仙去灶炉寒。

 千邨回望迷烟树,万象平收列画栏。

 乘兴跻攀须信宿,海天日夕有奇观。

 

  

  

 

  诗人见证了槎山融山海景观为一体的壮美奇迹,才得以写下《槎山登眺》——将奇峰、奇石、名洞、智水凝练于笔下的荡然气韵,描绘的景色着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诗人登临槎山,连绵九顶的山峰,灿若莲瓣拱卫,直上云霄的最上端,这样的景致已经让人震撼了,何况还有缭绕的云雾在胸前飘荡,更增添了许多的豪迈。登高,目光自然就高远,诗人的眼前是九龙池里游动的鳞甲,这固然让人欣喜,云光洞中仙人远去后已冷的灶炉更让人追忆。

 

 

  

  

  槎山历来都是道家修真求仙的福地洞天,《封神演义》里有姜子差散宜生、晁田二人,星夜往九鼎铁叉山,八宝灵光洞,向槎山仙人渡厄真人借定风珠的生动描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人的传说,使眼前的山峰云雾鳞池平添了灵性。

 

 

  

  

  槎山作为道教的重要发祥地,曾有史书记载:金代大定年间,王重阳东来授徒,创立道教全真教,东牟王处一,字玉阳,于昆嵛山烟霞洞拜王重阳为师,演习道法,创立了全真教昆山派,著教义名为《云光集》,所留遗迹甚多。后来,云光洞处游人日繁,玉阳不堪其扰,遂迁往清凉顶,在其北一座石壁上开凿了千真洞,继续修炼道法。

 

  

  回望来时路,山脚下的村庄,都迷蒙在云雾和浓绿的树木中,这一切如同画卷,尽收眼底,让诗人着迷。游兴正浓的诗人决定继续攀登到最高峰,因为那里可以看到海上落日。海上落日的景色如何,诗人没有说,只是告诉读者,他要在峰顶随便找个地方住宿,为的就是观看海上落日。这为我们留下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槎山风光图,跟随诗人的描述,仿佛读者也在槎山的登山途中,领略槎山的峰云画卷,追思仙人们居住于此的情怀。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