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 鲍永志 儿时的记忆里,南山路是崖头的一条主干公路,是当时荣成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还有那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区,那座见证着荣成城市建设辉煌的“齐鲁碑”,都曾排列在这条路的两边。这条路,留给了我太多抹不去的记忆……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电影院了。那时候学校经常组织集体看电影,但最难忘的还是跟着上初中的哥哥去看电影的情景,为了逃票,要么就夹塞在哥哥的同学中间混进去,要么就从一侧的围墙上爬进去,每次都能成功躲过检票员,心里总有那么一点儿沾了便宜的欢喜。看过的内容大抵都忘了,但似乎每次都是兴高采烈。老电影院关闭之后,路过的时候总是有不尽的怀念,后来市里也陆续开过几个影城,豪华的装饰,顶级的音响,播放着所谓的大片,陪儿子去看过几次,但再也找不着儿时的感觉。
电影院的对过就是南山农贸市场。平时是捞不着去的,逢年过节或者考试成绩不坏的时候,作为一种奖励,爸爸和妈妈总要带我和哥哥去市场采购,那是八十年代中晚期,市场上的各种商品供应充足,大部分已经不用凭票购买,时令蔬菜、鲜活鱼虾琳琅满目。最难忘的是在那儿吃到了人生的第一次烤肉串,一毛钱一串儿,小贩在自行车后座上装置了一个烤炉,肉是用细铁丝串起来的,很小很薄,上面沾满了红红的辣椒粉,真辣,至今还回味无穷。
八十年代中期,爸妈还都在国营产里铅锌矿工作,我还没有上小学,他们到崖头开会时经常带着我,下了客车后的第一件事是先把我寄放到在人民商场工作的大姨父那儿。彼时大姨父的儿子还没有出生,他很喜欢男孩,经常带我到南山路上的百货公司买这买那。记忆最深的就是给我买了一顶鸭舌帽,一把电动驳壳枪,还有一架望远镜,让我在小伙伴面前神气了好些日子。
我们家搬到崖头以后,也常随爸妈去百货公司,记得二楼是卖文化体育用品的柜台,最渴望的是能得到货架上悬挂着的那把“工字牌”气枪,大概五年级的时候,爸说等考上了初中就给你买,但后来就禁枪了,于是那把枪就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直到现在……大概是1998年前后吧,我上师范时放暑假回来,就看到与南山路交叉的青山路(以前叫工商街)上新开了一家“家家悦”超市,紧挨着百货公司(已更名王华鞋帽城),据说这是“家家悦”荣成一店,现在大概已经开到百八十家分店了吧,大润发、时尚东方购物广场也已经浸润到荣成百姓的日常生活,“百货公司”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伴我成长起来的还是那座新华书店,她见证了这条路三十年来的变迁。小时候,书店是我们哥俩常去的地方,春节时收到了压岁钱,第一件事就是去新华书店买书。其实想想,并没有买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书,我所喜欢的是小人书、探案集、志怪小说之类的,但爸妈希望我买的是作文选,或者是练习题集。那个时候新华书店还不是开放式柜台,需要站在柜台外边浏览,相中了书名,跟售货员说一声才能拿到手。中学的时候,街上的小书屋就多了起来,新华书店离家较远,也不能讲价,光顾地就少了。再后来,网上购书成为一种时尚,新华书店也开了好多家分店,但基本也不去了。前些日子,新华书店在世纪广场新开了一家“城市书房”,装修不可谓不奢华,书目不可谓不繁多,特别是开放式的阅读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意陪儿子去了,但身在其中却找不回了当年的感觉。
荣成撤县建市在我记忆力还是蛮深刻的。我常常记起1988年的那个冬天,作为第二实验小学花环方队的一员,我有幸亲眼见证了荣成撤县建市那场宏大的盛事。彼时南山路上人山人海,远远地看见载着“中国共产党荣成市委员会”、“荣成市人民政府”大牌子的车队徐徐驶近,同学们卯足了劲地挥舞着花环,竭尽全力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那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1992年市政府东迁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也陆续地搬离了这条路,而今,三十年过去了,这条曾经见证了那场盛事的马路,好多熟悉的记忆正在一点点儿消逝,唯有“南山路”这个名字一直没有变。前几天,听同事讲,市委、市政府马上要按照“先拆违、后整修”的思路对南山路升级改造,但愿未来的南山路,不仅能承载荣成过去三十年的城市记忆,也能见证荣成再振“江北第一虎”的雄风。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