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光 ![]()
黝黑的面庞,认真的眼神,身上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械,话不多,十分“靠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彭光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彭光做公益的时间长、参加志愿活动次数多,在文明光影团队里出作品也多。只要团队需要,彭光基本是随叫随到。
彭光从2012年开始接触摄影,最初主要是为了电视艺术协会拍摄需要,他现在是市电视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心连心社工服务中心副理事长,也是市摄影家协会理事。
彭光最初做公益是2013年,随团队到老年公寓等地方看望老人,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眼看的和接触的,让他在那之后感受到,很多老人、弱势群体其实都需要更多的关爱,他就想用自己手中的镜头,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尤其是2017年4月底,他加入了文明光影志愿服务团之后,更是感觉自己找到了“家”,他在这个团队里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只要团队有活动,他总是义无反顾参加。两届滨海马拉松、无人机大赛、自行车比赛等重大赛事都有他的身影。
在最近刚结束的滨海马拉松比赛中,彭光早晨5点多就到了比赛现场,从海洋学院到滨海公园,他到处寻找最好的角度和镜头,拍了大量的比赛现场、志愿服务和文艺表演图片,中午他顾不上吃饭,将第一手资料上传文明光影交流群,让光影团队作品第一时间在各大媒体呈现。
在去年荣成文明城市创建的冲刺阶段,光影团队冒着酷暑拍摄文明乡村、文明停车等创城72个测评点位,彭光更是不遗余力,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十分感人。
每个在公益活动中与彭光交集过的人都对他有个相同的评价:责任心强。交代给他的事,等着要结果就行了。
能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背后彭光付出了很多。不仅是精力上,甚至是物质上。去年在市妇联举行的重阳节活动中,彭光去帮忙拍摄,当他得知活动需要音响设备,他找自己的朋友提供免费支持,自己的妹妹都不理解他的举动,后来彭光耐心和妹妹解释,也取得了她的支持。如今,彭光的妹妹不仅成为志愿者,还成立了心连心社工服务中心,成为志愿服务带头人。
彭光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摄影,他是荣成市摄影家协会第一期摄影班的学员。如今他的水平提高很大,很多人都慕名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辞,有求必应。
在文明光影团队,彭光虽然付出了非常多,但是他更多的是感激,感谢这个平台,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水平,学习摄影技术。因此,每次集体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在拍摄,活动之后,总能看到他在打扫“战场”。
由于每次志愿活动,彭光都是随叫随到,因此他的志愿服务时间非常多,仅2017年就达到了300多小时,参加活动100多次。其实彭光参与的远不止这些时长,在创城期间,彭光经常早晨六点到达拍摄地点,晚上六点才收拾回家,很多时候他都没有扫描登陆系统,没有计算时间,而他并不在乎这些。
彭光说,自己在乎的就是能不能拍出好的作品,让有“温度”的作品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
威海晚报记者 刘新刚 通讯员 于静 图片 文明光影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