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石岛,春和景明,山花正开,处处生机盎然。 在这和风送爽,草木葱茏的美好季节里,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荣成撤县建市30周年,展示群众文化和地域风俗风情,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5月5日上午,石岛管理区在宁津甲子山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文化展演和群众游园活动,来自各地的上万名游客和市民同游同乐,感受山野自然风光和地域民俗风情。
上午9点30分,伴着近百面石岛渔家大鼓同时擂响,文化展演和游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作为胶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石岛大鼓”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群众文艺形式,节奏跌荡起伏,鼓调激昂高亢,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在震天动地、激越雄壮的鼓乐回响中,当地市民和大批游客从甲子山脚下沿山路蜿蜒而上,开启一场亲近自然、体验民俗、享受文化的游园之旅。
甲子山是当地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境内奇峰突起、怪石林立、幽谷回环、林繁木茂,满山遍岭郁郁葱葱,自然景色优美。依自然山势精心打造的甲子山农庄景区,占地1200亩,其中山峦630亩。已建设生态水景区、温室大棚区、观光采摘区、自驾车露营区、休闲养老区、休闲运动区等功能区域。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花开满山,树木吐绿,空气清新,置身其中,犹如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上午10:30,在现场近万名游园群众的热切期待中,本次文化展演和游园活动的第一出重头戏——全场大型综合表演精采亮相。 和着明快而富有节奏的旋律,当地2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的上千名文艺爱好者身着节日盛装,踩着整齐的节拍,以轻灵圆活的身姿,共同进行太极拳、秧歌舞、腰鼓舞、健身舞、柔力球等文艺节目展示,行云流水一般轻盈流畅、充满活力的表演,展现了当地群众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朴实性格和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文艺表演与山中风景形成了“一动一静”的巧妙结合,给观众以美的艺术享受。 近年来,石岛管理区把群众性文化活动与全面健身、乡村休闲旅游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年组织健身秧歌等系列大众性表演和比赛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甲子山曲折回环的4.5公里山间步道上,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们移步换景,不仅可以欣赏山花烂漫的自然风光,还能近距离观看文艺表演以及画家写生等精彩内容。 随后,游园市民和游客依次抵达本次活动的主场地——甲子山观景台。观景台之上,汇集了当地几十个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美绝伦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塑、晶莹剔透的糖画,以及深受人们喜爱的泰祥鲅鱼水饺、盛家火烧、赤山糖饼、广益石岛蟹酱等。 活动现场,游客们尽情体验各种非遗文化、民俗物品,欣赏传统手工艺制作,争相品尝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作为滨海小城,石岛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海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多,书画、奇石、根雕、剪纸等民间艺术远近闻名。这些非遗物品和民俗项目,全面展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胶东山海文化,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 本次活动虽然参与人数众多,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人们都能做到有序游园、文明观展。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休闲旅游活动,对于主办方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在活动前期,组委会便做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活动当天,为方便游客及时安全到达活动集结区域,分别在景区南北两个方向设置了游客摆渡站点,提供8辆摆渡车进行人员输送。同时,在景区内配备了安全保卫、医疗急救等工作人员以及救护车、收容车等,以确保游客安全。而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队伍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他们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游园趣味性,活动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抽奖环节,让人们在游园活动之余,更能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据统计,本次文化展演和游园活动共吸引游客和市民18000多人。新华社、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网、齐鲁网等30余家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山东卫视、新华网客户端等媒体还进行了现场连线和同步直播。
千人展演,万人游园。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尽展渔家民俗风情和本土特产的主题盛会,而且是一次地域文化的精品荟萃,更是石岛管理区实施“文化+旅游”战略的具体体现。下一步,管理区将继续做好“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以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和新兴业态助力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
(源于“港城石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