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 是农耕的重要节气, 有“雨水利百谷”之意。 每到谷雨这一天, 深海鱼虾等便遵循季节洄游规律 纷纷涌至近海水域, 渔民因此有“鱼鸟不失信” “谷雨百鱼上岸”之说。
千余年来,荣成沿海渔民都会在谷雨节前后举办内容丰富的“祭海”民俗活动。2008年,这项民俗被命名为“渔民开洋、谢洋节”,并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掌上荣成/图 谷雨祭海,规模最为盛大者,要数荣成人和镇院夼及周边渔村。4月19日,谷雨前一天,小编来到院夼,全程见证渔民祭海祈福仪式。
4月19日下午1时30分,渔民祭海祈福仪式在院夼龙王庙内正式开启:伴随着传统渔家大鼓和渔民号子表演,渔民们有的拿着提前一天蒸好的大饽饽,有的几人抬着其他贡品,纷纷到龙王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出海,鱼虾满舱。
此外,龙王庙正南面的渔港上,码头上的船只紧紧相依,连靠在一起。渔民们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内心的虔诚和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70岁的院夼村村民王建波,是一位和大海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渔民,当天他也来到院夼祭海祈福仪式现场。王建波说,自己已经记不得参加了多少届谷雨祭海仪式了。
“除了上世纪六十七年代中断了一段时间,几乎是年年参加,儿时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参加,长大当了渔民则是亲自参与。”王建波说,祭海仪式虽然一直都有,但上世纪80年代前举办时,特别简朴,祈福的贡品只有简单的大饽饽,如今则异常丰富,有用腔血摸红的整猪或精心“打扮”的猪头,还有酒、大香等等。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这说明渔民的生活好了很多。
王建波还表示,以前举办渔民祭海仪式,基本就是村里的人自己参加,这几年吸引了外地的许多游客前来。
当天,小编也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比如来自河北的游客李文斌。李文斌说,自己是个摄影爱好者,是在网上知道荣成有举办渔民节的传统,就过来看看,“真是大开眼界,长了见识。”
院夼村委会工作人员说,今年院夼不仅继续举办谷雨祭海仪式,在荣成市文化馆、人和镇等部门的安排下,还举办了“千里长邑,非遗文化大联展”,将荣成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2个省级非遗项目、29个威海市级非遗项目和42个荣成市级非遗项目生动地展示给大家。
掌上荣成/图
据了解,渔民开洋、谢洋节在多年的传承中,已经成为凝聚渔民团结一心的重要纽带,增强在海上生产过程中战天斗海的决心和意志,让这一古老的渔家民俗活动得以保护和传承,成为荣成一张重要的海洋文化“名片”。
• END • 威海晚报记者 沈道远/文、孙大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