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是一种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大局。
对广大市民来说,提升识别、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如何远离非法集资,保护辛苦血汗钱。 非法集资常见手段有哪些? 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参与集资的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
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创新创业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上发布广告或在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利用亲情诱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增多,非法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辨别防范非法集资? 一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超高利投资回报分配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非法诈骗行为。“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
二是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不是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三是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
四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防止不法分子异地重犯。
为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持续加大查处力度,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力争在非法集资活动初期及早介入,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六进”,从源头遏制了非法集资行为。 打击非法集资,全市各级在行动! 夏庄镇工作人员在镇驻地人群密集处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向居民宣传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
崖西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维护群众利益”宣传活动。 荫子镇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全面排查非法集资风险隐患。 成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在成山集贸市场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宁津街道经贸办工作人员在宁津所大集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荣成农商行组织志愿者宣传队,以我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深入镇街大集,现场设摊,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及反假币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