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花儿吐艳、柳枝婀娜 处处芳菲浸染~ 四月,春暖花开 是市民外出 “踏青”、“春游”的好季节~
四月也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威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这一季节,市民要重点预防胃肠道、呼吸道传染病,还要避免被蜱虫叮咬。
4月份,市民需重点预防以下传染病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所有人群均易感,一生中可多次感染。 症状: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持续2-3天,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臀出现斑、丘、疱疹为特征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幼托)易感,潜伏期2~10天,常见3-5天。 症状: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持续2-3天,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症状:
预防措施:
水痘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出疹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猩红热 ![]()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空气飞沫和食物传播。
预防措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农民,工作、生活靠近山区、林地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
症状:发热,血小板、白细胞急速下降;有的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如不幸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强行拔除,否则其头部很容易留在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且更容易感染病菌,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 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告知医生被蜱叮咬史。
这些都是市疾控中心重点提醒的高发病毒, 小伙伴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尤其是家里有小宝贝的市民, 宝宝年纪小、抵抗力远远低于成年人, 春游踏青千万做好防护措施, 希望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 能够开心休假,共享一家其乐融融! (源于: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