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畅通,公交驾驶员服务贴心,新能源公交车安全舒适,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市民们提起荣成公交,无不点赞称好。
荣成公交成立于1979年,2005年8月改制为民营企业,2014年为实现城乡居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科学运筹,率先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造公交运营服务新体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荣成公交通过创新服务举措,以便民化的公交一体线路、品牌化的公交星级服务、标准化的安全运营,建设文明、平安、时尚、温馨公交,让广大乘客“自由自在”乘公交出行。2018年3月16日,是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顺利完成两周年之日,让我们一同回眸,感受荣成公交成立、起步、建设、民营、国有五个阶段的发展变迁。
成立:1979年——1981年 1979年,为解决全市百姓“衣食住行”中最关键的出行问题,荣成公交正式组建运营。 1981年12月,荣成县政府批准荣成县公共汽车站正式成立,员工15人,线路2条,公交车3辆。 开通线路为1路和2路,分别经东山镇,滕家镇连接石岛和崖头两个城区,被称为“东线车”和“西线车”。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方便城乡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起步:1983年——1992年 1983年——1984年,崖头市区通往龙须岛镇的3路和青鱼滩的4路车相继开通。这一时期,因荣成的思路公交车全部在城乡间往来,而得到了“公共汽车跑郊外”的戏说。 1988年,荣成撤县设市,荣成县公共汽车站也更名为荣成市公共交通公司。 1989——1992年,是荣成社会客运车辆大发展的时期,荣成公交陷入了亏损与停滞的泥潭,真正的城市公交也一直没有开通。
建设:1993年——2004年 1993年初,荣成市政府东迁,公交开通了从崖头到市政府的公共线路,但经营亏损严重,荣成的城市公交昙花一现,在诞生不足3个月便夭折。 1993年8月17日,荣成公交正式转入交通系统。 1999年——2001年,荣成公交相继在崖头市区开通1——7路公交车满足了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民营:2005年——2013年 2005年8月16日,荣成公交由民营企业奥孚石油公司出资收购,更名为荣成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自此,公交进入民营阶段。 从2006年起,荣成公交相继开通了8路、9路、10路、11路;启用了IC卡售票系统,实现无人售票;执行7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伤残军人免费等优惠政策;新建了一处场站——公交东站。 民营公交因经营乏力,服务能力不足,公共交通规划滞后,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落后、安全隐患多等诸多弊端,职工对企业不满意,群众对公交服务不满意,社会各界对公交重回国有呼声很高。
国有:2014年至今 2014年7月2日,市委市政府注册3000万,成立“荣成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将民营公交和188辆农村小客车重新收归国有,荣成公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6月,荣成公交升级为集团公司,除承担全市公交运输保障任务外,同时经营范围涉及驾培检测、汽车维修、旅游包车、汽车租赁、生态农业等领域。 短短3年时间,在荣成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荣成公交高效发展,变化巨大。目前全市公交线路达到101条,覆盖乡村角落和大街小巷;公交车辆470余辆台,日运行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周;年客运量达3000多万人次。同时,还开通了城铁专线、旅游线路、夜间线路、果农运输专线等定制专线,初步形成“衔接市区、畅通镇街、覆盖乡村、对接城铁、直达景区”的公交网络格局,保障了市民百姓出行、购物、旅游的高效和便捷。
民营公交国有化签字仪式
首批客运班车集约化签约
新能源公交车正式上线运营
作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公交变迁见证了荣成这座滨海之城的文明风貌和辉煌历程,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和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荣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只是起点,在未来,有荣成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关注,荣成公交将成为我市践行“自由呼吸 自在荣成”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阵地,成为市委市政府惠及民生服务百姓的重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