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的小城,梦想与野心,都是从观念的转变开始!
真正的英雄是,在看透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刚毕业在北京打拼的姐姐呢,家人们又催着她该回家了,每个月发的工资扣除税和租金所剩无几,为什么还要在北京待下去...... 从大人们嘴里说的每一条理由都像一根根箭一样,扎扎实实地射在游子的心里,渗出一滴滴血无处安放,悲伤只得倒流回体内。在家长的眼中,我们的坚持似乎一文不值。 我觉得人每天那么辛苦的活着的意义就是有一天你会看透和释怀还有渐渐成熟。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曾经我以为,既然去了大城市上学,毕业以后就应该努力留下来,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拼出自己一席之地才有脸面回家。 现在看来,我当时的想法还是太幼稚,因为,只要热爱生活,无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精彩。
(林国瀚/摄) 那些年无处安放的理想啊,在小城同样能找到最终的归宿! 在我们忙着在外地读书和每天挤地铁挤公交上下班时,我们的家乡其实也在悄悄发展起来。 而我们每次回家却依然带着对家乡的偏见,小县城没有生活,小县城装不下我的理想,宁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也不要小城市的一套房......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其实到头来,让我们像吸毒一样肯死心塌地的留在大城市里的理由无非就是资源,自由,包容,大城市资源丰富,机会也多。 相比之下,小城市注定稍显逊色,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离开的那么长时间里,虽然你放弃了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却并没有放弃它自己,而是努力地跟上你们的步伐,也变得越来越摩登,越来越辉煌。 可事实是很多人一边在大城市生活着,一边抱怨着找不到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抱怨大城市的人没有人情味儿。 假如每一个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高材生毕业后都没有回到培养他们的地方,而是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所谓的没有人情味的大都市,那么小县城永远只是小县城,无论它怎么努力,它都很难跟上大都市的步伐。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牺牲”,或者是没想通,依旧困在自己的思想牢笼里。 在上大学期间,家人为了扭转我对家乡的偏见可谓是处处暗示,费尽心思。偶尔就能在微信上收到一条爸爸发来的关于政府资助回乡大学生的文章,又或者是某某某大企业要在家乡开公司啦,这次是中央投资支持的,可以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不过我很庆幸,最后我是被自己说服的,因为这次我看清楚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窝在小城市总有一天也可以环游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是吗? 不知道这样联想合不合适,就像是颇受争议的《变形记》这档节目里,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交换身份,难道农村孩子在大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就能留下来不回去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