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国家卫计委的例行发布会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称 今年3月我国可能会出现新一波流感疫情 早在今年1月17日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院士在解读今年流感特点时 就再三提醒: 今年3月可能会出现新一波流感 一定要提高警惕!
“现在最怕的是禽流感和人流感,如果混合在一块问题就大了,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钟南山院士表示,按照往年流行规律,H7N9禽流感病毒集中在1~3月份爆发,再加上目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若同时在3月份爆发,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他继续解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病毒或病原体会像流感病毒那样迅速演变,再加上流感病毒有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一旦跨越种属屏障,极有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发热、头痛、肌肉痛、干咳、喉咙痛、疲惫是流感典型症状,有些人眼睛和关节也会疼痛,孩子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的症状。
引起普通感冒的是鼻病毒(左),引起流感的是流感病毒(右) 教育部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
控制流感预防措施尤其重要 具体如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2月27日称,今年3月我国可能会出现新一波流感疫情。但各地的疾控系统和医院系统对此类疫情的处理已经“非常有经验”,并已着手加紧监控和应对。 2月27日,国家卫计委举行例行发布会。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既往3年同期水平,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确诊住院与重症病例数也有所上升。 这与气温、气候、人员流动、接触模式的变化等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去年末至今年初流行的优势毒株(乙型Yamagata)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人群缺乏免疫屏障,导致易感人群增多,“低到一定程度,病毒就会在人群中造成传播发病人数大量增加。” 但可以预见,此次乙型Yamagata系流行之后,到下一个流行季节,或者未来一两年内它就不会再成为优势毒株。 近日,江苏和上海两地相继发布消息,称今年冬季流感主要流行型别已经由B型Yamagata系转变为甲型H1N1。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急传科指出,早前上海流感疫情主要以乙型Yamagata系病毒为主导,占比最多可达80%。现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乙型Yamagata系病毒各占一半,甲型H1N1略多一些。 甲型H1N1在2015年末2016年初曾经占主导地位。病毒经过两年的传播,在人群中的抗体会呈现一定的衰减,今年再度呈现流行上升趋势。 但今年整个流感仍然在一个正常的趋势,没有跳出我们对它的认知范围。
网络图片 流感是否致命,因人而异。绝大多数的人感染流感不会引起重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续1-2周。没必要恐慌!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高度重视: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 5、妊娠期妇女。 得了流感,一般患者常会有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C, 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轻度充血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还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专家认为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疫苗是降低感染概率的最佳手段 在所有预防疾病的手段中,疫苗是比较可靠的。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目前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接种对象为6月龄及以上易感者。一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接种流感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共有3种,均为灭活疫苗,但是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疫苗的成分会根据它的变异而更改;另外,流感疫苗接种6-8个月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降低,所以,每年都需要打流感疫苗, 建议每年9至11月份由公民自费并自愿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源于“威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