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适逢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惠民,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我们以非遗闹新春为主题,于大年初一在荣成市博物馆举行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并将活动所得部分捐献。在增添节日气氛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让广大市民与非遗亲密接触,勾起记忆中的浓烈年味。
参加活动的项目主要有渔家锣鼓、渔民号子、荣成面塑、荣成面花、荣成民间剪纸等等。早上九点整,博物馆门前广场,锣鼓喧天。十数支渔家锣鼓队,以热烈磅礴的气势,敲开了新年的序幕。面花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吕晓霞老师、民间剪纸传承人席英爱老师和荣成面塑传承人宋春永老师,携精美作品闪亮登场,凤凰报春、哪吒闹海、牡丹争春等非遗作品栩栩如生,吸引了大量围观群众。不仅如此,他们还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展示了流传于荣成民间的古老手工技艺,博得满堂喝彩。荣成糖画传承人马淑玲老师,受到孩子们的热烈追捧。甜甜的糖画,取材于渔家生产生活,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是一款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小吃。
数以万计的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人们衣帽一新,喜气洋洋,被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带入一个生动的感官世界。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精神的同时,创造了万民同乐的节日氛围。 (据荣成市群众文化中心供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