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云收,荣成山海一幅画: 大地银装素裹,碧空如洗,天幕湛蓝,白云依稀,宁静高远。 于朋友圈中,人们竟晒“荣成蓝”,颜值更眩彩:山清水秀相辉映,碧水蓝天竞滨城,除此之外,还有天鹅翱翔、野鸭戏水的动感,这幅美丽荣成的自然中国水彩画,是对“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生动描绘和直观诠释。
大数据:科学监测出来的“荣成蓝” 近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了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情况。威海“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362天,全年仅有3天未达这一标准,为全省蓝天白云天数最多的城市,威海为全省唯一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城市,“威海蓝”再次领跑山东! 2017年,威海“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占比99.2%,比全省“蓝繁”平均天数275.4天要多86.6天,比2016年增加3天。 重污染天气减少3天,成为全省唯一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城市。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威海、荣成全省最好。4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2017年,威海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达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67微克/立方米)。荣成市细颗粒物浓度为25μg/m3,同比改善21.9%。 威海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7%。荣成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49μg/m3,同比改善14%。 威海市二氧化硫(SO2)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同比改善33.3%。荣成市二氧化硫浓度为10μg/m3,同比改善16.7%。 威海市二氧化氮(NO2)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全省9个市同比改善,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威海市,同比改善15%。荣成市二氧化氮浓度为15μg/m3,同比改善6.2%。 没有重污染天气出现。 “荣成蓝”,蓝在哪?数据作解释,事实在说话!
凭定力:实干干出来的“荣成蓝” 蓝天碧海,山明水秀,作为荣成主色调之一,“荣成蓝”早已享誉全国,成为一道烙印在美丽中国版图上的风景。 抓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抓大气污染整治。长期的发展实践,荣成人认定了“经济发展和蓝天白云可以‘比翼齐飞’、相得益彰”的理儿,着眼于把荣成建设成为依山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宜居之地,荣成市确立了“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新理念,并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其由生态建设领域拓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引领,带来了系列新变化、带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一手抓大气污染整治,两手一样硬,坚持不懈。 在“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理念指引下,遵循自然规律,荣成采取严厉举措,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老大难”问题等进行系统治理、系统修复、系统保护,打通“关节”与“经络”,以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把各类生态资源纳入统一治理的框架。 2017年,荣成市以中央环保和海洋督察为契机,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持续推进14个领域专项整治,分散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治理,干制海产品晒场全部取缔,105条河流全面推行“河长制”,整治“散乱污”企业376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382家,关停石材加工企业144家,清理近海养殖1万多亩,PM2.5年均浓度下降21.9%。 治理生态环境不仅有民生温度,更有经济效益,也成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 因为生态建设定力强,“荣成蓝”因此总霸屏。
靠耐力:接力创出来的“荣成蓝” “荣成蓝”,是一张漂亮的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的成绩单。在这背后,是超常耐力的支撑。 2018年,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保护优先,荣成市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在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同时,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大环保督察整改力度,着力解决油烟、噪声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建筑扬尘等攻坚整治,加强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
强化水污染治理,加快海带、鱼粉、石材、冷藏、干海产品加工行业整治,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抓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面源污染防治,解决海带运输遗撒问题,促进土壤环境持续改善。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坚持陆海统筹,山体、河库、海岸、海湾一体保护。培育一批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高标准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绿满荣成”国土绿化行动,抓好重点林区防火设施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新增成片造林2.5万亩。
健全完善三级“河长制”巡查体系,开展“清河清库”行动,实施小落河四期、沽河五期治理,加固水库塘坝60座。探索推行“湾长制”,排查整治非法入海排污口,抓好岸线整治、防潮堤建设和渔港码头环境卫生治理,严控围填海项目,实现流域海域环境质量同步改善。 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结合环保体制改革,调整充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实施常态化环保督查。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加强源头防范和“三同时”管理,清理取缔、整改提升一批“未批先建”“久拖不验”项目。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智慧环保建设与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荣成还在厚植绿色发展根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永续发展。
小链接 什么是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我省2012年提出的环保目标。 由于环境监测数据专业性强,市民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更为直观地表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提出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描述性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贴近生活,更容易被理解和作为判断依据,使普通市民都能成为空气环境的监督员。 判断“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气的主要依据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远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气能见度。天气晴朗时,如果当天24小时的能见度平均值大于10公里,并且能见度大于10公里的天气状况全天累计出现16小时以上,这样的天气就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当阴雨雪雾天气时,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大量的小水滴会影响我们的视力,那么这时我们的视力范围可能不到10公里。但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天中空气的平均湿度大于85%,空气中PM2.5浓度小于75微克每立方米,也视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气。 所以环境监测部门说的“蓝天白云”,可不是大家平时所看到的晴空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