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到来,
小伙伴们开始频繁地收发红包,
有朋友间的互送,也有商家的推广活动。
可你有没有想过,
哪天当你点开一个红包链接,
自己的支付宝信息瞬间在另一个手机上被“克隆”了?
而别人可以像你一样使用该账号,
包括扫码支付。
这种克隆攻击到底有多大危害?
大家又该怎样防止被克隆呢?
随着新年到来, 小伙伴们开始频繁地收发红包, 有朋友间的互送,也有商家的推广活动。 可你有没有想过, 哪天当你点开一个红包链接, 自己的支付宝信息瞬间在另一个手机上被“克隆”了? 而别人可以像你一样使用该账号, 包括扫码支付。 这种克隆攻击到底有多大危害? 大家又该怎样防止被克隆呢? 在1月9号下午,一种针对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新型攻击危险被公布,这种“攻击”能瞬间把你手机的应用,克隆到攻击者的手机上,并克隆你的支付二维码,进行隐蔽式盗刷。 瞬间克隆手机应用 花你的钱不用商量
攻击者向用户发短信,用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抢红包网页,攻击者则已经在另一台手机上完成了克隆支付宝账户的操作。账户名用户头像完全一致。
网络安全工程师告诉记者,和过去的攻击手段相比,克隆攻击的隐蔽性更强,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不会多次入侵你的手机,而是直接把你的手机应用里的内容搬出去,在其他地方操作。
“应用克隆”有多可怕?
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研究员 王永科表示,攻击者可以在他的手机上完全地操作账户,包括查看隐私信息,甚至还可以盗用里面的钱财。
智能手机,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手机里不仅有我们的个人信息,还能实现预定、消费、甚至支付等各种活动。这种克隆攻击有多大危害?大家又该怎样防止被克隆呢?
专家表示,只要手机应用存在漏洞,一旦点击短信中的攻击链接,或者扫描恶意的二维码,APP中的数据都可能被复制。
目前,“应用克隆”这一漏洞只对安卓系统有效,苹果手机则不受影响。另外,腾讯表示目前尚未有已知案例利用这种途径发起攻击。 现场展示: 攻击者向用户发一个短信,包含一个链接,用户收到了短信,点击一下短信中的链接,用户看起来是打开了一个正常的携程页面,此时攻击者已经完整的克隆了用户。所有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个账户都可以查看到的。
用户如何进行防范?
普通用户最关心的则是如何能对这一攻击方式进行防范。知道创宇404实验室负责人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普通用户的防范比较头疼,但仍有一些通用的安全措施:
漏洞:尚未形成危害就被捕捉
“这是新的多点耦合产生的漏洞。”该负责人打了一个比喻,“这就像是网线插头上有个凸起,结果路由器在插口位置上正好设计了一个重置按钮。“
网线本身没有问题,路由器也没有问题,但结果是你一插上网线,路由器就重启。多点耦合也是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是已知的,但组合起来却带来了额外风险。”
多点耦合的出现,其实正意味着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硬币的一面是漏洞“联合作战”的“乘法效应”,另一面则是防守者们形成的合力。
在移动时代,最重要的是用户账号体系和数据的安全。而保护好这些,光搞好系统自身安全远远不够,需要手机厂商、应用开发商、网络安全研究者等多方携手。 (源于“央视财经”) |
上一篇:荣成 | 雪天行车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