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发布后,新华社转述业内专家观点,将12个示范城市的信用建设经验总结为4种模式,即,以荣成市为代表的“政府带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信用信息应用模式,以南京市为代表的“诚信市民卡”惠民模式,以宿迁市为代表的信用承诺契约化模式,以成都市为代表的跨区域信用联动模式。专家称,4种模式是当前国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本”,可供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中国改革报社副总编辑兼《中国信用》杂志社总编辑吴小雁对荣成市“政府带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信用信息应用模式做过深入研究。她认为,“荣成模式”的特点,是将信用信息应用到政府主导的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过程,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信贷投放、出口通关等多方面使用信用信息,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信用准入、信用承诺、信用加分等信用管理机制。 荣成市信用办负责人表示,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因此,荣成市把“政府带头”作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党政管理领域,凡是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分配活动,优先考虑诚信度高的企业和个人,达不到B级的不予批准。在干部选拔、评选表彰、发展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过程中,把A级作为基本门槛。在经济活动领域,鼓励社会成员查询和使用信用信息,控制和防范信用风险。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探索信用结果社会化应用,25个部门在优先办理、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免交押金4个领域,推出了“信用贷”“信用阅”“信用医”等63个守信激励产品。 在政府带头的基础上,荣成市各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在40多个领域签订了联合惩戒备忘录,建立了“红黑名单”发布制度,实现跨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联管。围绕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荣成市积极探索创新,坚持法与德结合,突出征与用联动。在工作推进落实上,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社会共建机制“三项机制”;在信用平台建设上,实现了信用系统覆盖到所有行业领域、信用对象覆盖到所有社会组织成员、信用信息覆盖到所有经济社会活动“三个覆盖”;在信用管理模式上,抓好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行业监管相结合、与基层治理相结合“三个结合”;在信用结果应用上,做到在党政管理领域真用、在经济活动领域真用、在公共服务领域真用“三个真用”,使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