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挂历,渐渐远去的文化符号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08
摘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这样写道。 又到年终岁尾,许多人开始想着换新挂历了吧! 以往岁尾年头,是挂历市场最红火的时候,不仅新华书店经销,就连市场上都摆出一马当先百米长的摊位,专门销售挂历,许多人赶集甚至只为买本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这样写道。

又到年终岁尾,许多人开始想着换新挂历了吧!

以往岁尾年头,是挂历市场最红火的时候,不仅新华书店经销,就连市场上都摆出一马当先百米长的摊位,专门销售挂历,许多人赶集甚至只为买本挂历。挂历也有泛滥成灾的时候,单位发、朋友送、市场买,有时一人手里攒了几本、十几本,到处转送都送不出去。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进,这种状况不见了。抑或,还有需要都到处打听:“你有挂历吗?”

其实,挂历是时间文化的符号,是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是挂在墙上的时间表,历书和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

  

  

  在4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古阴阳历。春秋末期,又出现了“四分历”。唐永贞年间,皇室把“四分历”留下些空白,用以记录一天发生的大事和月令、节气等,增加了历法的实用性。宋朝出现了年画,明朝出现了在年画下边印上年历、月历的形式,这就是挂历的雏形。清朝,彩印套色年画问世,年画上三分之二是画面,三分之一是日期、节令。挂历的形式就这样确定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末,摄影作品进入挂历画页,当时一般以美女照为主要内容。40年代,出现了美女像和商品合拍的广告挂历,以后儿童肖像和小动物等也登上挂历画面。50年代,家庭流行小日历本,挂历属凤毛麟角,较为罕见。70年代初,小巧玲珑的年历片开始流行,那时的挂历仍不多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不耐烦天天撕日历纸,且又觉得年历片不够气派,于是从80年代起,挂历开始风行,并逐渐成为每个家庭每年必不可少的室内装饰品。90年代末,挂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挂历的出版发行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上世纪50年代的挂历主要是反映中国自然风光和工、农业大生产的场面;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都是反映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场面,毛主席像、革命样板戏是主要内容。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挂历内容丰富多彩,挂历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发行量逐年增加。

在“皇历”家庭中,挂历是比较“年轻”的,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版的挂历称“宣传画册”,发行量少又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所以,不被人们注意,以至于八十年前出版的《辞典》、《辞海》、《百科全书》等工具书,连“挂历”两个字找不到。

  

  

  

  

挂历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普通老百姓家那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事,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挂历这种综合艺术品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古今中外一切美好的人和物在挂历上一展风采,电脑等现代高科技的应用给挂历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挂历内容更加丰富,挂历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在我国挂历最受欢迎,也就是挂历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企事业单位年终都会购买一部分挂历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业务单位人员,家家户户都会因为得到一本或几本精美挂历而感到自豪。

一套套过往的挂历,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一个个泛黄的画面,铭刻着一段段温馨的记忆。就像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老挂历中折射着时代发展的进程,投影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和回味。

  

  

  

与全国文化市场同步,荣成的挂历兴衰也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最初是“一历难求”,拥有一本时尚的挂历,绝对要自豪一整年。后来,随着摄影和彩印技术进入荣成,单位印制挂历也渐成风气。

荣成印刷厂是荣成最早印刷挂历的企业,第一套挂历,以盆景图片为主,一共13张,于当时改革开放第一次消费浪潮的到来,这批挂历按国家订价出售,创造了良好的效益。于是,一些社队也办起了彩印厂,专门拿出几个月的时间印刷挂历,挂历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挂历上的图片,经历了风景、花鸟、人物,然后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真可谓“百花齐放”。

  

  

当港台影视剧正风靡大陆,港台明星也成了许多人崇拜的偶像,他们是挂历上的常客。1988年,台湾音乐组合小虎队一夜之间蹿红大陆,他们时尚、帅气,用现在的话讲是酷毙了,借助于挂历等,他们成了许多青少年的偶像。

对于农民而言,挂历主要用来查日历,择日子,按照节气种庄稼。惊蛰种蒜,清明种瓜种大麻,谷雨种谷种棉花,头伏萝卜末伏菜,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乡亲们就是查着节令播种和收获的。因此,常有这样的热心人,为了方便乡亲们,每当换上新挂历总要用红铅笔在上面圈圈点点,将一些重要的节令和时间记得清清楚楚,有人在路上问他时,他总能准确地告诉人家,成了“活日历”。

  

  

  

后来,泳装人物肖像渐渐出现在挂历上,思想封闭的人们,并不敢大方挂在墙上。但在农村,因为挂历难得,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挂了出来,以至流传出“挂历上的美人长胡子”这样一个笑话:

沿海某村,丈夫是渔民,与妻子过着牛郎织女般的夫妻生活。那年,有人送来一本挂历,挂历上的美女,穿着打扮还不很节约布料,只是眉宇间多了几丝妩媚而已。但小媳妇认为这些“妖精”,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她把挂历从墙上摘下来,压到床板和床垫之间。丈夫有在上面记工的习惯,下班回来不见了挂历,立刻就向妻子要,这样夫妻间就红了脸。

 

后来,妻子觉得丈夫记工还是很重要的,万一记错工,丈夫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将损失补回来。于是,妻子别出心裁剪了些窗花,细心地贴在了美女身上。美女躲到了窗花后边,挂历发挥了正常作用。但不久,妻子就发现窗花不对劲,原来是丈夫趁妻子不注意,偷偷掀起窗花欣赏美女。这次,聪明的妻子不再往美女身上贴窗花,而是拿毛笔在每个美女的嘴唇上,风格各异地画上了胡子,这样丈夫欣赏这些美女的时候,不会再产生“不健康”的想法,而是一看见这些美女就想笑。

后来,这事传开后,邻居们没事的时候,也会进去欣赏长胡子的美女,偶尔还会帮着画几笔,然后一起开怀大笑。

 

  

  

每月,挂历都在翻页而过,意味着时间在流逝,生命在缩短;意味着阅历在经受磨练,经验在逐渐丰富;意味着感情在升华,友谊在发展……对这些记载自己岁月、刻录自己生活的日历,人们难免会有些不舍……

不过这两年,挂历市场真的萧条了。作为活生生的历史画卷,挂历折射出着各个时代发展的进程,我们还可从挂历中看出时代的变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