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有位暖心老爷子 四年如一日 坚持每个月到敬老院 为150多名老人义务理发 风雨不误
这位老人叫 刘洪斌
满头银发,却仍奉献他人
21日下午,家住荣成市成山镇的刘洪斌又骑着他的电动车到好运角社会福利中心,看到刘洪斌来了,大家纷纷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刘洪斌则一边跟大家招手,一边径直走到平时理发的地点摆起了理发的家伙,几位老人则自然地拿起小马扎在旁边排起了队。
冬日的暖阳照进屋里,银发的刘洪斌认真为同样花白头发的老人理发的身影格外打动人心。
自学成才,理发手艺杠杠的
说起来,其实刘洪斌并不是一名专业的理发师,他退休前是荣成二十八中的一名老师。1978年左右,学校里开始搞校园经济,开起了理发店,手巧的刘洪斌自己琢磨着学会了理发的手艺。
无私奉献,源于对党政策的感恩 谈到当初决定为敬老院的老人理发的理由,刘洪斌的回答让人感动:“从上小学、初中、高中到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我自己觉得,这一生走得挺顺。我们家条件不好,我这一路走来,多亏了中国共产党,我是发自内心地感恩党的政策。所以退休后总想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做点贡献。”
刘洪斌记得清清楚楚,2013年6月4日,他第一次到养老院理发的时候,院长为他系上了一条“爱心志愿者”的红色绶带,让他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老人服务好!”
一月一次,为让老人体面地活着
一名长期卧床人员整个头皮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灰痂,刘洪斌帮他认认真真将头发理好,并把头皮上的灰痂一点点慢慢揭掉。
只要还能,就会一直服务到老 刘洪斌记得清清楚楚,四年多的时间以来,他只有一次没能给老伙计们按时理发。“那是2015年的腊月,我因为胆囊感染住了院,实在回不来,住着院,心里也一直惦记着,愧疚着,这下不能让老伙计们精精神神地过年了。”刘洪斌说,那年春节过后,他出院回家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敬老院帮他们理了发。
成山镇老年艺术团的成员们将刘洪斌的事迹编成三句半在镇上演出,刘洪斌的邻居王建硕也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到义务理发的队伍中,成为他的得力伙伴。“这说明,我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鼓励,那我一定会继续为老人们服务。”刘洪斌说,就像他第一次去敬老院时所说的:只要还能理发,就会一直为大家服务到老。 如此坚守 为老爷子点赞!
--- END --- △ 文来源:威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