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 近期流感病毒高发 各大医院门诊爆满
听说现在大家见面都这样打招呼 “你也感冒了? 好巧,我也感冒了。”
几年都遇不上一次的朋友 这两天在医院碰见好几回: “你孩子也感冒了, 好巧,我家祖宗也感冒了”
你家宝宝最近有发烧咳嗽, 高烧不退的现象吗?
山东今年流感病毒近9成为乙型!
山东省卫计委今天发布消息, 全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结果显示, 2017-2018年度我省流感活动高峰期来得较早, 11月就进入了流行高峰, 比2016-2017年度提前了近1个月; 本监测年度我省的流感流行优势型别与去年相比也发生了改变, 主要以乙型流感病毒(包括BV、BY型)为主, 约占流感监测总病例数的87.07%, 聚集性疫情呈现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所占比例较高的特点。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重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常见甲型流感病毒有H3N2、H1N1两种,乙型常见的有BV、BY型两种。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均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暴发流行。山东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流行季节,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流感流行的高峰期。 也许是这波流感太强了 家长们也是急眼了 这时候网上盛传一份儿科用药宝典 很多家长都觉得到了宝...... 并且速速的分享给身边的家长, 但真的靠谱吗?
▼
表面看起来,满满都是干货 署名是“某儿科医生” 很多家长都信以为真了 但是真的靠谱吗?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主任刘志刚说 网传“儿科用药宝典”不靠谱
虽有一定道理但是 如果按这个照方抓药 很可能延误孩子的病情 所以正在按宝典做的家长 赶!紧!住!手!
看到孩子病倒家长们都心急如焚。 那孩子生病后到底该如何处理? 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2、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作息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4、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天冷了,除流感外很多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
秋冬季节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家庭内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理,在消毒、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和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病死率高。
目前已进入冬春季禽流感的高发期,随着年末禽类贸易和流通的加大,人们对于禽类的消费增加,因此大家要重视人感染禽流感的预防。
1、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烹制必须熟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禽肉、禽蛋,不吃病死禽肉。
2、多吃桔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3、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
4、饲养野禽、鸽子等禽类,须对笼、舍定期消毒。不混养鸡、鸭、鹅等。防止家禽与野生禽鸟接触。
5、与禽类接触的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有禽类接触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
发病后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10天。
1、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
1、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卡介苗的孩子,在3岁以内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
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学校如有发生传染性肺结核的学生,应休学隔离治疗。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餐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感染。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主要在冬春季流行。该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但也会有成人感染。
1、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流行期间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发病风险。
5、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水痘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力持久。
传染病并不可怕
我们需要做的是 正确的认识它,正确的预防它 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赶紧给你身边的人看看吧~ 来源:大众网、山东省卫计委网站、齐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