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石岛有个北窑村,您知道它的人和事吗?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2-23
摘要:在石岛管理区斥山街道有个曾经远近闻名的村子南窑、北窑村。两个村世代流传了一门制陶工艺。据传唐宋时期,斥山浦已经聚集了富商上千户,纷纷购地置业,也催生了制陶业。到了近代,南窑村、北窑村的陶器制品已经风行了上百年。 据《荣成市志》记载,清末至建

在石岛管理区斥山街道有个曾经远近闻名的村子——南窑、北窑村。两个村世代流传了一门制陶工艺。据传唐宋时期,斥山浦已经聚集了富商上千户,纷纷购地置业,也催生了制陶业。到了近代,南窑村、北窑村的陶器制品已经风行了上百年。

 
  

       

据《荣成市志》记载,清末至建国前,南、北窑村的陶器深受周边村民的喜欢,精良制品也会销往各地,很多村民家中使用的泥盆、泥罐、泥龛子、泥碗、泥缸、泥花盆都出自南、北窑村的工匠之手,村中每一个家族都会这门手艺,南、北窑村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李家河无泥窑,南窑烟囱一那高,泥盘小碗北窑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瓷器、塑料等用品的广泛应用,陶器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土窑烧制陶器这门技艺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斥山街道北窑村80岁的王善本老人从14岁开始,坚守这门古老技艺66年,把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制陶事业。

  

 

     在斥山街道北窑村西,一座闲置的库房和一眼用了40多年的土窑,便是王善本的劳动场所。

     在这里,每当“作品”完成时,王善本总会手捧着自己制作的陶器制品对着村民们津津乐道。今年80岁的王善本从14岁开始制作陶器,至今已有66年了。为了不让制陶这门手艺失传,也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他对制陶工艺不断地进行改造提升,创造出了他独有的艺术性。他用黏土制作了很多精美的陶器工艺品,像麒麟献瑞、马上封侯、葫芦、绣球、宫殿等等,他制作的这些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一些工艺品还远销日、韩等国家。

  
  
  

       王善本年事已高,很多体力活干不了,他的儿子王孝民也会这门制陶手艺,经常过来帮帮忙,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由于王善本的制陶手艺好,经常会有人前来购买他制作的陶器工艺品,这也让老人也看到了烧陶手艺的价值,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王善本回忆,他们村的人全都会烧制陶器,手艺很好,深受人们喜爱。现在荣成市博物馆展览的荣成风俗物件中很多年代久远的陶器都出自他们之手。

  

纯手工陶器制作工艺历史悠久,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  陶器制作包括了炼泥、设计、拉坯、雕刻、烧制  、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以及瓷、铁等容器的冲击,土陶制品市场萎缩,用陶器的人越来越少,陶器制品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了,不少制陶工匠为了生存转了行,继续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最后,南、北窑村的制陶老工匠只剩下了北窑村的王善本自己在坚持了!

  
  
  

(据石岛管理区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