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擅长煽情的皮克斯创作团队将中国人避讳谈论的死亡话题描述的温情而催泪。一直以来,死亡都是个很严肃很沉重的话题,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跟孩子谈论什么是死亡。可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当家里年长的亲人离开人世时,孩子还是要遇到死亡。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谈死亡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死亡是一种禁忌,谈到死亡,大家都忌讳莫深;然而在墨西哥,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亡灵节不是悲伤的节日,相反充满欢乐色彩,盛大的狂欢才是打开亡灵节的正确方式。在一年一度的亡灵节,死去的亲人走过一座散落着万寿菊花瓣的桥,这座桥被墨西哥人认为可以引导死者回到生存之地。亡灵节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人们把祖先的照片和礼物送到墓地以纪念和祝福他们。
电影《寻梦环游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剧中的主人公名叫米格,他很喜欢音乐,却出生在了一个非常不喜欢音乐的家庭里。不喜欢到什么地步呢?米格的奶奶,因为看到他弹奏吉他,一气之下竟然把米格的吉他摔得稀巴烂。伤心欲绝的米格冲出了家门,发誓不管家人如何阻挡,也一定要追求自己的音乐。他悄悄偷了一把吉他,没成想因为这天恰好是“亡灵节”,碰了逝者之物的他被诅咒,也因此进入了亡灵世界。也是在这里,他阴差阳错地认识了因为追逐音乐梦想而抛弃了家人的曾曾祖父。 那个尘封多年的误会,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曾曾祖父当年在所谓的音乐梦想和家人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家人,只是在回家的路上,被恶人所害。近百年过去,曾曾祖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人,只可惜所爱隔生死,生死不可平。最残酷的是,深深思念着家人的曾曾祖父,马上就会因为被家人遗忘而走向终极死亡。
是这个勇敢的小男孩让家族的每一个人以及那些亡灵界的“人”读懂了生命中家的重要、爱的能量;在爱的面前,死亡、生命都不再是问题.......直到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从此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这才是终极死亡。
经历过死亡体验的米格终于明白: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身处没有深爱之人的远方;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离开和死亡,而是被所爱之人遗忘。 不是因为存在才被记住,而是因为被记住就已经是存在的意义。
人总是在认识了死亡之后,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未知死焉知生,这恐怕是死亡带给我们最终极意义。向死而生,是孩子们心灵成长必将跨越的一道坎。尽早用科学、适宜的方式引导孩子去面对死亡,也会让孩子的生命更加厚重。
贴心的小编今天要推荐的《爷爷变成了幽灵》,就是这样一部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绘本故事。
这本书以温馨、轻松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平静面对死亡。
本书的作者金‧富兹‧阿肯森和伊娃‧艾瑞克森是两位非常受欢迎的插画家,他们的作品屡得大奖,包括丹麦文化部童书奖、瑞典林格伦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等等。他们画风细腻幽默,色彩鲜艳,深受全球小朋友的喜爱。 一个温馨的鬼故事
这是一个十分温馨的鬼故事。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奥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他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 奥斯本不想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
奥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奥斯本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
“死亡”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就如同盛装着亲人的棺木,对于饱经沧桑的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无忧无虑的孩子。而《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却以轻松而温馨的方式给孩子讲述“死亡”。它告诉孩子们不要害怕死亡,你的爱和记忆会让死去的人一直活着你的心中。
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才不会在他们死后留下遗憾;好好和死去的亲人告别,才能带着他们的爱活的更好。
最后爷爷终于想起了那件他没完成的,和孙子有关的事情。
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勇气
小眼睛细脖子的艾斯本和大鼻子短眉毛的爷爷都是平常人,祖孙间的故事,没有离奇,却充满欢乐。
爷爷的死,既不重于泰山,也不轻于鸿毛,只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如花开花落,如平静的道别。
因为有爱和回忆,因为可以把爷爷放在心中想念,生死之间并非不可逾越,而是生死两相安。 就这样,艾斯本最终平静地跟爷爷说了再见,接受了死亡这件事。
《爷爷变成了幽灵》让我们看到了难以言表的生死离别之痛,蕴含了对死亡的解释,教给孩子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
记忆,是世上所有消逝命运的最后守卫者。被所爱的人记住,才是你活过的最好证明。你活着的时候给别人带来了什么记忆?你死去又将如何被别人记住?如果这段记忆是温暖的底色,那么死亡也就不再是寒冷可怕的黑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如何让孩子接受亲人的死亡,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告诉孩子真实的死亡原因,带孩子参加告别仪式,让孩子充分宣泄悲伤并安抚孩子,一起回忆亡者人生经历中的美好时刻,重温彼此的情感,给孩子留下可以念想的物件,如照片、书信、纪念品……走过这样的心路历程,相信孩子能够理解和面对死亡,不再有慌张、恐惧和放不下的悲恸。
关于死亡这一课,既然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不如用这样的方式开篇:请记住我,即使我要远去,即使说了再见。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接纳生命的真相,简单且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