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人小心了!市疾控中心警示!这几种病毒进入高发期!

来源:荣成快讯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2-18
摘要:12月份已开始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不仅呼吸道疾病多发,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也经常发生。 这一季节正值 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 ,应注意做好 水痘、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 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 积极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其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12月份已开始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不仅呼吸道疾病多发,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也经常发生。

 

  这一季节正值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应注意做好水痘、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
积极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其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由流感病毒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可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发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1、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季节,市民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2、不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防止着凉和经常晾晒衣被等;

3、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每年10-12月份主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头痛、乏力、流涕等发病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5、 目前是H7N9禽流感流行季节,请广大市民不要接触活禽或购买活禽产品,可以购买杀白禽类,避免感染H7N9禽流感。 

 
2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 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也可见少数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 

1、传染性强,预防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

3、对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预防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卡他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好发季节在初冬至严冬季节;   

【易感人群】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  

 

水痘预防措施:

1、传染性强,预防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

3、对易感儿童亦可接 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4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在空气中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体内引起中毒。在密闭的环境下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制气)热水器洗澡、在屋内使用煤炉取暖和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是我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场所。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

1、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风管通畅勿堵塞,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2、使用管道煤气炉灶烧煮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尤其在冬季阴天或雨雪天气,煤燃烧不完全,加上室外气压低,室内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

4、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

5、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除注意上述疾病预防外,由于冬季气温变化大,患有哮喘、老慢支、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疾病复发。

总之,

注意个人卫生,

多喝水,

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发现患病请及时就医!

来源: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