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至11月20日,荣成市2017年“慈心一日捐”活动圆满落幕。经过创城洗礼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后的荣成人民,在此次捐献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踊跃,所捐出的善款额度之高超出以往、远超威海其它区域。全市社会各界把大爱镌刻进城市灵魂。 如果仅通过数字,看“慈心一日捐”,可能有些乏味。看看以下标题,你可能对这个活动有更深更多的了解。
慈心一日捐活动,捐出了荣成人民的文明程度。今年10月12日,荣成市2017年“慈心一日捐”活动启动。倡导个人捐赠一天的经济收入、生产和经营性企业捐赠一天的利润收入,捐赠形式包括现金捐赠、设立基金、定向捐赠,引导各行各业有能力的个人与群体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完全是企业和个人的自愿行为。如果没有高度的文明意识,想让全社会参与捐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今年是我们荣成创城工作的收官年,荣成市于11月份成功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全体市民的文明意识空前高涨。而作为文明市民重要内容的慈善捐助,自然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更成为荣成市民的一种荣誉和自豪。
慈心一日捐活动,捐出了荣成人民的生活自信。捐助源于实力。随着创城活动的开展,全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诚信品牌的建设,有力地反哺了经济发展。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超过1000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五年翻了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60%和7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由1家增长到36家,主营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61家增加到80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荣成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才让企业有实力,人民有信心,公众献爱心。10月13日,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参加活动,全市各部门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大家认为,扶危济困是每一名公职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希望通过自己的善举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坚定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仅仅两天,市慈善总会共收到善款220万元。据统计,在今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机关干部捐款超过500万元,企业捐款超过900万元,镇街捐款超过200万元,各个层面捐款额度均超过往年。其中星级企业主力军作用明显,47家星级企业捐款超过700万元,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
慈心一日捐活动,捐出了荣成人民的诚信品牌。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荣成市成立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安排调度活动开展。各区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活动分组安排有序进行。另外,今年荣成市不仅对企业和个人捐赠出台了相关的免税鼓励政策,同时将慈善捐助纳入全市征信考核系统,对积极捐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加分奖励,极大地激发了不同层次的企业和民众的参与意识。慈善捐救,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爱心活动,更与全体市民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与征信考核挂钩,让捐助活动有了更多的力量源泉。不少市民表示,现在诚信越来越重要,而诚信与企业与个人的荣辱,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实际利益,没有比诚信更重要的东西。而捐救与诚信直接挂钩,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自愿加入到捐助行列,社会参与面进一步扩大,共有202家小微企业参与捐款,全社会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增强,参与的积极性较去年有较大提高。
慈心一日捐活动,捐出了荣成人民的法纪思维。荣成市自2004年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以来,遵循“依法组织、广泛发动、自愿捐款、鼓励奉献”原则,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专款专用,应助尽助,把善款覆盖到每一名困难群众。截至目前,市慈善总会共接收善款2.3亿元,其中救助3290名特困高考新生,支出1050.1万元;救助20627名大病患者,支出7495.8万元;救助困难户107733户,支出5816.4万元;赈灾支出7550万元;助老、助残等应急性临时救助824.4万元,在扶危济贫、构建和谐、弘扬正气、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慈善总会向捐赠者开具财政部门印制的捐赠票据,接收的有关捐赠收入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缴入财政专户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审计,做到公开透明、严格监管,“让捐者满意、让社会放心”。
记者了解到,所有善款将用于开展“慈善大病救助”“特困高考新生救助”“春节前困难户救助”等救助项目以及精准扶贫工作,冠名慈善基金根据基金协议使用,定向捐赠按照《威海市慈善总会定向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使用。慈善总会在善款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善款善用,充分发挥善款的扶贫、济困等功能,接受财政、审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好用实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随着“慈心一日捐”活动的向纵深推进,相关的管理办法、责任追究、法律责任等后续管理日益完善,法纪思维在活动中日益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