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市情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我市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25
摘要:日前,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市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4个试点工作典型县市之一,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把残疾人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塑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内涵

日前,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市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4个试点工作典型县市之一,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把残疾人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塑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内涵,每年都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推进。尤其从启动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全面加大助残基础设施建设和残疾源头防控工作力度,建起了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设立了22处镇街残联、4处定点康复机构,在威海市率先实施免费婚孕检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网的残疾预防及康复服务网络,残疾预防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突出源头防控 降低残疾发生率

2016年,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启动,我市成为全国首批100个试点城市之一。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区域性残疾预防工作在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资借鉴。对此,我市积极探索,从源头抓起,做好“防”与“控”两篇文章,把好源头关,降低残疾发生率。

“防”,即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发生。对此,我市重点筑牢“四道防线”。一是婚孕前优生医学检查防线。于2014年在威海市率先实施免费婚孕检查,优生医学检查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二是神经管缺陷预防防线。市妇幼保健院常年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便民点,对婚姻登记的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并发放叶酸,基层医疗机构跟踪随访和指导。三是孕妇产前检查防线。从2014年起组织实施了孕妇产前血清学检查项目,应查尽查。今年,新增孕妇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与产前无创DNA检测项目,对诊断为阳性的孕妇及时干预。四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防线。自2014年起,免费开展52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建立了新生儿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提高筛查覆盖率、转诊率、随访率、干预率。夫妻任何一方具有我市户籍或不具有我市户籍但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均可享受上述惠民服务,真正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2016年,我市被评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

“控”,即严控H型高血压导致脑卒中引发的新的残疾发生。由于生活习惯和居民老龄化因素影响,我市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生率较高。2014年3月,我市全面组织实施了“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创新“三级联动”服务模式,实施了药物优惠政策,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搭建“荣成市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打造慢性病防控的“荣成模式”。今年,我市又开展了居民健康因素基线调查和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分类干预两项创新工作。项目实施三年来,在全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以8.7%的速率增长的背景下,我市脑卒中发病率总体下降了34.1%。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28名政协委员将推广“荣成模式”写入提案,建议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5月,在2017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

突出康复服务 健全残疾报告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位残疾人朋友的梦。对荣成来说,谱写好中国梦荣成篇章,就是要让包括1.5万残疾人在内的全市67万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

为了让残疾人最大限度摆脱残疾困扰,更好地融入社会,我市结合试点工作,全面加大残疾康复设施建设力度,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在市人民医院、康宁医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定点康复机构基础上,去年,我市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及残疾人辅具适配中心。目前,已治疗偏瘫、脑瘫等各类患者1.7万人次。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周边县市区患者慕名而来,就诊人数日益增多。

我市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石岛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采取全新的康复理念,开设手法与器械结合训练、主动被动结合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康复治疗项目,增强康复治疗的针对性,提升精准康复水平。

以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我市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开展助行、助明、助聪、助智、助居“五助”行动,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800多例、发放精神病治疗药物2000多人次、轮椅2500多辆、辅助器具7000多件,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

为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我市将心理帮扶作为突破口,成立三支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服务:依托192名村居残疾人服务人员成立动态巡防队进行摸底调查,依托康宁医院和教育系统的心理咨询师成立30人的心理疏导队进行心理疏导,依托“志愿荣成”服务团队成立12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入户走访慰问,建立起“摸清需求——心理疏导——入户交流”的心理服务链条,帮助残疾人重树健康心态。今年,已接受心理咨询2000人次。

在此基础上,我市突出信息反馈,建立健全残疾报告体系。对6岁以下儿童进行残疾筛查,由市妇幼保健院指导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确诊的残疾儿童,市残联及时将其纳入定点康复机构给予早期干预指导。儿童抢救性康复年龄由6岁扩大到12岁,每年康复期不低于10个月。对7岁及以上人群残疾报告,我市挑选港西镇、寻山街道进行试点,建立了报告考核制度,初步建立残疾报告制度组织网络。

我市先后选派8人参加国家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产筛和儿童残疾筛查培训,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规范项目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

突出科普宣传 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因为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所以残疾同样可以预防。

对此,我市把提升全民防残意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普宣传,让市民充分认识到:残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残疾预防需“从我做起”。

市残联等部门以“推进残疾预防,健全自在一生”为主题,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关键节点,制作了残疾预防动漫公益广告,利用助残日、爱眼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举办咨询义诊以及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等活动。市内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常态化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增强重点人群残疾预防意识。市妇联充分利用荣成妇女网、微信平台,在妇女维权周和其他节点大力宣传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妇女儿童预防残疾的意识。市红十字会通过社区讲座等形式,采取实例讲解、模拟操作等方式,开展应急救护与救护技能培训。市交通运输局结合“春运”“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整治活动,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挂图,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市安监局利用每年安全生产月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广泛宣传推进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市蓬勃兴起,全市城乡健身站点实现了全覆盖,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700多名,年均组织开展大型群众健身活动近千场,经常参加锻炼人口比例接近40%。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为我市残疾预防工作夯实了基础,全市正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