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市情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缘何被国务院表扬?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24
摘要:编者按: 前不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6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6个省(区、市)、90个市(地、州、盟)、127个县(市、区)予以表扬,并相应采

编者按:

前不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6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6个省(区、市)、90个市(地、州、盟)、127个县(市、区)予以表扬,并相应采取24条措施予以激励支持。我市因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完成较好受到双重表彰。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财政部发布通知,下达相关省(区、市)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奖励资金6.15亿元奖励地方干事创业,我市获得1500万元奖励资金。县级层面,全国表彰先进县24个,其中,山东省获批3个。

荣成缘何在全国众多县级市中脱颖而出?近日,记者到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采访。

财政为理财之政。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省财政厅改革部署,我市牢牢牵住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前行。

把政府“账本”晒在阳光下

2月9日,在经市人大批复后,我市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晒出了政府“账本”,比规定的20天公开时限提前了4天;在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后,提前4天,集中公开了市本级86个部门的2017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率和公开达标率达到100%。同时,区镇预算也集中同步公开,全市预算公开实现了全覆盖。这只是我市预算公开的一个缩影。

我市把预算公开作为提升政府理财透明度、倒逼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严格贯彻新《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步入常态化。

“账本”晒得完整。2016年,我市公开了政府21张报表,全面反映政府预算执行和预算安排情况。在四本预算同步全面公开基础上,对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明细公开,并对政府举借债务情况、上级补助收入和“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公众更容易“读懂”账本信息。

此外,2016年在全面细化部门预算明细表的基础上,我市新增并单列了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对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基本支出采购、项目支出采购和市级专项支出采购分类填列,实现了“原生态公开”,大大提升了预算公开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账本”晒得全面。除涉密信息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都按照功能分类公开到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细化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按经济分类公开到款级科目。

基层区镇最贴近群众、最接“地气”,财政信息公开也最受关注。在区镇预决算公开方面,我市先试先行,坚持“同步推进、一竿子到底”。2015年,出台了《区镇、市直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方案》,在省内率先将预决算公开延伸到区镇,全市3区9镇与市直部门同步公开2016年预算。市财政部门加强对区镇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通过预算公开“推一把”、指导检查“拉一把”形成双向合力,提升基层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花钱“问效”也“问责”

2016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亿元,增长10.03%。有了殷实的家底,还要科学理财,才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得其所、花出效益”。围绕理财问效,我市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传统理财模式,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我市规定:对预算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部门必须提报项目绩效目标,未按要求提报绩效目标的,不予安排预算。财政部门每年选择一批体量大、影响范围广的“重量级”项目开展绩效综合评价,作为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2016年,全年评价重点项目19个、2.7亿元。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财政评价,“三级评价”层层把关,评价结果与项目和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对相关责任人终身追责。

“钱花不好,既‘论钱’也‘论人’!”

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理财问效,强化了部门预算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部门预决算公开,形成了制度约束和社会监督的“双保险”,给部门套上了“紧箍咒”,钱花得不明白,财政“要问责”,群众也“不答应”,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要问责,就要有科学的考评体系。我市创新开展了部门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印发了《荣成市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评价方案》,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管理、预决算公开和预算管理创新5个方面确定了21项指标综合评价部门绩效管理状况,建立起部门整体支出评价体系。

自2016年起,全市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一二级单位全部纳入综合评价范围,并从部门公用经费中预留5%的比例用于考核奖励,全年兑现奖励资金170万元。根据评价结果调减或调增下年度部门预算,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有机统一,绩效评价实现了由“点”及“面”的转变。

另一个转变是由事后考核变事前把关。钱花得“响不响”,提前打好预算“算盘”是关键。对部门来说,每一分钱花到哪里、怎么花、花出什么效果,年初预算时就安排得明明白白。围绕把好预算编制关口,我市突出预算编制与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投资评审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财政监督检查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六个结合”,编实、编全、编细预算。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启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动态监控”模块,将全市近200个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所有财政资金支付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实现了对预算资金从指标下达、计划审批、资金支付、账务核算的全程预警跟踪管理。2016年,累计拦截超额提现业务268笔、287万元,未通过放行105笔、125万元,拦截同名转账业务98笔、251万元。

绩效目标管理、综合评价论证、强化结果应用“三位一体”全过程绩效评价体系,让绩效评价由单维度资金的经济效益评价向政策执行、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综合性评价拓展,“用财先问效,无效必问责”观念深入人心。

做好管理者 当好“裁判员”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改革过程中,我市着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通过财税领域改革,加速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政府角色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向当好管理者转变。

在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领域,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按照“市场运作,政府买单”模式,2016年,采取委托、承包、政府购买等方式,在劳动就业、文化、农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选取70个项目编制政府购买服务计划,预算资金1.53亿元,涵盖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技术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领域。

创新政府采购模式,大力推广电子化采购。2016年,荣成市政府采购网上超市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初步建立完善了“三库”,即采购单位、供应商和采购商品信息库。采用“零归整采”方式,化“零”为“整”,将计算机、打印机等品类繁杂、量小价低的商品,规定限额标准,纳入商品库,逐步向服务类采购项目延伸。通过直购、竞价和“购物车”三种方式在网上平台集中采购,“零归整采”成为提高采购效率的“倍增器”。其中,今年创新开发的“淘宝购物车”采购模式,对限额以下商品,采购单位在采购预算范围内可直接向供应商“下单”,实现了个性化的“量身定制”,极大压缩了采购周期。以公开招标为例,法定时间最快要30天,而直购方式仅需要1个工作日,竞价方式也不超过3至5天。

2016年,财政部门对商品库品目分类进行了修正,取消了原办公用品、办公耗材、印刷品定点,将其纳入网上超市新增模块,进一步扩大了商品库品目和网上超市覆盖范围。同时,加强采购监管,在内网监管平台,每一个交易节点都被系统记录下来,形成了一张完整详实的“交易清单”,采购监管部门可随时在“网上超市”平台上点击进入供货跟踪,查看业务办理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考评,实现了实时管控,监管成本更低、力度更强、范围更广,一旦发现问题,能做到追根溯源、立即整改。目前,“三库”涵盖了256家采购单位、91家供应商及10大类120个品目的商品。累计完成采购金额3510万元,节约资金351万元。通过“网上超市”电子化采购平台,做到供需双方信息“双向直通”,实现了从“背靠背”到“面对面”的转变,政府采购实现了“质效双升”。

在推广应用PPP模式领域,我市在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印发了《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形成了系统化、完整化的项目全生命周期运作机制。目前,我市在财政部PPP项目信息平台储备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约117亿元, 5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项目。其中,固废综合处理与应用产业园和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PPP示范项目。

激活存量 助力转型发展

在转方式、调结构,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把分散的财力整合起来,集中投向,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是财政助力实体经济转型的关键。

如何把增量用好、把存量盘活,让“死钱”变“活钱”?为此,我市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初步建立起“四本预算”统筹协调的政府预算体系。

一是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50.3%,将地方教育附加、水土保持补偿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12项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有效增强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建立存量资金盘活机制,力促“趴”在账面上的资金“活”起来、用起来。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结余结转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严格控制在9%之内,只减不增。对部门连续结转两年以上的项目资金按结余资金处理,全部收回财政部门。对财政拨款结转占当年财政拨款预算超过10%的部门,按一定比例相应核减其下年度公用经费或项目支出规模,严控增量。2016年,累计收回部门存量资金3855万元。同时,通过协定存款等形式,统筹管理国库资金和融资资金,使“存量资金”产生了“增量效益”。

从2016年预算编制开始,以教育系统为突破口,在全市市级部门中启动了2016至2018年中期预算编制工作,并将中期财政规划编制从市级部门向石岛管理区和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延伸。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性、计划性更强,更有利于集中有限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握指成拳”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我市将重点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以“四新”促“四化”为核心,围绕医疗健康、新材料、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重要领域,筛选储备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围绕改善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及人才招引环境,筛选、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管理的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4192亿元,初步形成了“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项目建设模式,依托重点项目,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动力之源。(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