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风正劲——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侧记信息来源:荣成市新闻中心
“暖心食堂”志愿者服务队在“暖心食堂”前合影。 编者按: 今年以来,荣成市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分中心—实践所”三级组织架构,突出文明实践的阵地化、专业化、实用化。农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创新农村管理机制,以信用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促民风,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日前,在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文体活动室内,一堂热闹非凡的锣鼓教学课正在进行,村民们饶有兴趣地槌打鼓面、敲锣应和,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大家脸上都笑开了花。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活动开展以来,东岛刘家村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队、志愿队,带动村民更好地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在王连街道和多个部门的协调下,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活动被安排上日程,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纷纷来到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活动,为村民讲文化、送技术、普政策,受到村民广泛欢迎。 东岛刘家村位于龙山湖畔,是王连街道位置较为偏僻的一个村,共有近400户村民。沿路而行,干净平坦的村路、精巧别致的栅栏、新砌整齐的围墙,让人不禁称赞小村的秀丽。然而,这样一个媲美城市社区整洁度的村庄里却没有保洁员,这是怎么回事? 转过街角,问题得到了解答。几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分散在一条条村路上。他们手持各种保洁工具,或弯腰打扫脚下的地面,或细细清扫水渠边的死角,每个人都十分专注。据了解,这支环境清洁志愿服务队约有30人,承包了原来由4个卫生保洁员分包的所有区域。志愿者们的足迹踏遍了村庄每一个角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自己村出力我在所不辞,收拾卫生我在行!”志愿者刘阿姨笑呵呵地说。 该村“第一书记”苑克胜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启动了以家居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入户提升行动,充分发动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等收拾家居环境。当时就有很多村民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随后,村里成立了环境清洁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抓好卫生管护。同时,村里按照村级信用管理办法,对于参加志愿服务的村民给予信用加分,力求每位村民的信用等级都达到村级信用等级A+以上。”原来,东岛刘家村将道德评价融入村规民约中,建立“信用+村居管理+福利待遇”的管理机制,通过村级广播广泛宣传,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信用工作的认识。村里还新建了3个信用微信群和5人诚信工作领导小组。每次发起志愿活动后,小组成员都对信用加分制度及该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名单进行公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微信群发布,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 文明之风越吹越劲。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前的公开栏上,“传播思想,弘扬新风,实践文明,成就梦想”几个鲜红的大字尤为醒目。公开栏上“推进信用建设”“发挥红色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几大板块展示着东岛刘家村以信用抓管理,以志愿服务带动村风民风不断向善的历程。“在我们村,可以说从10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对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十分积极。”苑克胜说。无论是种地还是修路、修水利,东岛刘家村将过去对外承包的模式,转变成为村民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在“四清”工程的基础上,东岛刘家村拆迁了35栋房屋、3处违规建筑物,全部由村里的各项便民志愿服务队参与完成。村民们用拆除的石头,在村水库旁打造了一处垂钓基地,还垒砌了石墙,修建了水沟。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先后有2000余人次参与村内环境整治和山道维修等活动;在“三秋”生产中,投入农机服务3000余台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除了为该村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还间接地为村集体节省劳务费用20多万元。 节省下的钱,村里直接反馈给村民。目前,户均征信等级在A+以上的村民和80周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以享受闭路电视免费,收种小麦和玉米作物、耕地、旋地和干旱时期耕地用水全部免费,收种花生半价等福利待遇。每年“三大节”,村里都会为全体村民发放福利;对当年患大病的村民,补助当事人1000元;对当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家庭根据所考学校层次,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及1000元。 东岛刘家村决定为75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五保低保户以及无人照顾的重度残疾人开设一间不必自己动手,由志愿者提供干净营养饭菜和温馨服务的“暖心食堂”。食堂办起来后,村里很快成立起了“暖心食堂”志愿服务队,18名队员每天3名轮流值班。志愿者方海凤去得很勤,经常每天早晨7时就去准备中午的饭菜。择菜、蒸饽饽、蒸包子,她都要提前准备到位。记者到“暖心食堂”时,她正将村民和爱心商户自发送来的排骨、海鲜、蔬菜等食材一一清洗备用,其他志愿者有的和面,有的焯水,都在为当日的午饭忙碌。中午11时左右,村里的老人们陆陆续续到了“暖心食堂”,各自就座后,志愿者们便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大叔,您两个花卷够吃吧?菜够不够?不够再给您加。”方海凤一边分着饭菜,一边关切地问着。“平时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年龄也大了懒得动弹,有时候午饭凑合一下就过去了,现在有了这个食堂,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用餐期间,一位老人感叹地说。看到老人吃得满意,方海凤脸上也溢满了笑意:“为村里的老人做这样的事觉得心里挺高兴的,人都有老的时候,咱到时候也有这样的生活多好。” 村党支部书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刘俊军告诉记者:“关心关爱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是咱们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咱们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全体村民都能尝到幸福的滋味。同时,以志愿服务、信用加分等形式,让村民们都参与进来,提升了村民对村集体的归属感。” 该村村民创作的一首歌中这样歌颂自己的家乡:“长在心里的善良,扬在脸上的自信,融入血液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持……”东岛刘家村完成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诚信村、志愿村、文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