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市情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教师乔学华和刘桂丽夫妇12年志愿路——倾心公益

来源:未知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12
摘要:校园里,他们是老师,三尺讲台三十载,孕育桃李芬芳;校园外,他们是志愿者,两件马甲两个人,播洒公益爱心。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教师乔学华和刘桂丽夫妇12年志愿路——倾心公益 点亮人生信息来源:荣成市新闻中心

乔学华和刘桂丽夫妇。

校园里,他们是老师,三尺讲台三十载,孕育桃李芬芳;校园外,他们是志愿者,两件马甲两个人,播洒公益爱心。

走进市第十四中学,提到教师乔学华和刘桂丽,大家无不交口称赞,从校门口的安保人员到校内教职工,人们口中提到最多的词便是“公益”。从最初帮助班里的困难学生,到后来参与情系夕阳红活动,再到后来成为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骨干成员,他们用自己炙热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受助人。乔学华和刘桂丽努力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在奉献中珍惜着志愿者之间的友谊,分享着孩子健康成长的幸福,收获着别样精彩的人生……

乔学华和刘桂丽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在踏上公益这条路之前,他们就经常为班级里的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帮助。1998年,担任班主任的刘桂丽在一次整理学生家庭信息时注意到,班里一位女同学成长在单亲家庭,从那往后,她总是给予这位女同学更多的关注,从送些学习用品到为她缴校服费,只要是力所能及,刘桂丽都会给予这位同学最大的帮助。“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特殊家庭的孩子,尽我所能地帮帮他们,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做的事。”刘桂丽说道。

2006年,对乔学华和刘桂丽而言是比较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在自己的公益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当时的乔学华担任市第十四中学初中部教导主任,负责德育工作。一直扎根基层,乔学华看到了很多农村老人的无奈,空巢、孤寡,生活困苦,一些老人因长期无人陪伴有些精神不济。他希望通过开展一项帮扶老人的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就这样,乔学华倡议的情系夕阳红活动在市第十四中学启动,学校青年教师与困难老人联亲结对,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教师们利用双休日去敬老院或村里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带去了精彩的节目,还帮老人理发、包饺子、做家务活。随着活动开展的频次多了起来,乔学华和教师们商量,为这支服务团队取名为“青春暖人间”。乔学华说:“那时,我们还有没有当志愿者、做志愿服务的概念,就是想定期开展活动要有个活动名称、有个队名、有个口号什么的,跟老人介绍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时候,好有个说法。”对于开展情系夕阳红活动,刘桂丽十分支持,从未落下。每次志愿活动,两人都是一起参加,但都是各忙各的,甚至连张合影都没有。

12年来,在乔学华的带领下,“青春暖人间”团队为辖区内86名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参加活动人数累计1700多人次,赢得社会好评。“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后来还在全市各中小学推广。 

“朝霞情系夕阳红”开展得如火如荼,乔学华和刘桂丽的公益之路又迎来了新的起点。2015年,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的乔学华,因为工作关系与石岛管理区宣传群团办工作人员刘艳芬(2017年被评选为“中国好人”)有过多次接触。熟悉后,他得知刘艳芬工作之余还从事着一项光荣的事业——与6名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帮扶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定向资助石岛管理区多名贫困家庭的子女。再进一步了解后,乔学华和刘桂丽向刘艳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加入这支志愿队伍。不久,乔学华和刘桂丽成为刘艳芬团队中的一员,此时的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还没有正式的名称,也没有成熟的运作体系,但夫妻二人共同为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贡献力量,和它一起成长,逐渐成为团队中的骨干成员。

2016年7月,“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正式成立,首要任务就是摸排石岛管理区所有困难家庭学生的家庭情况,面对人员紧张的局面,乔学华和刘桂丽作为初创团队中的一员,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

时值8月,天气酷热,乔学华和刘桂丽每天在灼热的太阳下,奔走于陌生的村落间,到各个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需要走访的家庭十分分散,给走访工作增加了无形的难度。为了能赶在开学前摸清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展开有效帮扶,两人一刻也不放松,除了中午坐在树荫下吃几口包子、喝几口水外,他们没有给自己留下多余的休息时间。就这样,他们用了7天时间走访完20多名困难家庭学生,掌握了最新的情况,为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帮扶工作的开展作好铺垫。完成了自己所负责的走访区域后,他们又主动承接了石岛管理区其他片区的走访任务。

刘桂丽的膝关节有旧伤,走访任务完成后,双腿已经严重肿大、疼痛难忍、无法行走,直接住进了医院。看着这位病人,就连医生都表达了不满:做公益慈善是好事,但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面对医生的叮咛、亲人的担心和旁人的不解,刘桂丽却表现得很坦然,她笑着说道:“不光是为了公益,更是为了孩子,吃这点苦不算什么!”

仅仅休养不到半个月,“不安分”的刘桂丽就回到校园、来到学生们身边。此前,她与结对帮扶的学生有个约定,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尽管双膝依旧疼痛,尽管互动游戏他们落败了,但学生脸上的笑容却十分灿烂。 

多年从事公益事业,乔学华和刘桂丽对如何帮扶困难家庭的孩子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知道,物质上的帮助只能是暂时的,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摆正三观,这才是我们从事公益事业最大的价值。”乔学华说道。2016年9月,针对部分困难学生因家庭等原因导致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情况,乔学华和刘桂丽又与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联手,率先在市第十四中学的中学部和小学部开展芬芳志愿小伙伴结对活动。结对的学生们利用节假日一起看电影、共进午餐,同玩同乐,共同学习,通过十几期的专题活动,一些困难家庭的学生逐渐从沉闷的生活和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参与结对帮扶的学生们也从中收获很多,这种双向互助的帮扶形式,对于学生优秀品德养成、理解与参与社会实践起到积极作用。之后的日子里,在石岛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的帮助下,活动拓展到石岛管理区其他的学区各学部。

多年来,乔学华和刘桂丽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公益事业上,他们始终秉承着“热心公益,踏实做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箴言,夫妻二人的公益之举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师德标兵”“荣成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但荣誉加身并没有让夫妻二人多么激动,反而是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并取得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的消息传来,让二人高兴了很久。 

采访结束后,记者想找一张乔学华和刘桂丽一起参加活动的合影照片,却未能如愿,但在两人的一本活动影集上看到了夫妻俩写下的一段话——“‘聚,是一团火,力量爆发;散,是满天星,爱心传递!’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继续参加公益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在公益中充实自己,让人生多一点回忆,让生命多一份价值。”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