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海岸线 一条风景链——石岛管理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上)信息来源:荣成市新闻中心
挂满金色叶子的银杏树,古朴幽静的海草房,如诗如画的碧海蓝天……这是石岛管理区“十里古乡”风景的真实写照。“十里古乡”是石岛88公里海岸线上靓丽风景的代表。 近日,威海美丽乡村现场会与会人员观摩石岛管理区后,发出“百里海岸线,一条风景链”的赞许。 突出“文化+旅游”,让传统文化元素成为百里海岸线风景的主色调。 “胜景何须远处寻,宜居美丽看东墩。老屋古朴苫苔草,小巷斑驳岁月痕。临碧海,近白云。古村新韵汇嘉宾。鞠躬尽瘁家国梦,庄户走出大写人。”这是退休职工张玉春游览宁津街道东墩村后写的观感。同张玉春一样,凡来宁津街道旅游的人都对这里的海洋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管理区按照《石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精品打造,着重打造“最美渔乡”民俗展示区、“十里古乡”文旅结合区、“山居海韵”风情体验区、“品质农业”休闲观光区四大板块,并专门开设一条贯穿四大美丽乡村特色板块的全域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优势,管理区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通过回收修复、精致设计,先后打造了“谷牧故里”东墩、“石墓记忆”留村、“百年花巷”渠隔等一批主题鲜明的特色村落,增加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和深度。 在资源整合上串点连线,投资3500万元,整合串联起包括百年花村、海草民居、盛家火烧等在内的40多处文旅资源,使乡村发展活力更足、基础更牢。而“十里古乡”包括东墩、留村、渠隔3个中国传统村落,东苏家、北场、口子3个省级传统村落。今年重新修建了6公里沥青道路,栽植朴树等苗木1.2万棵,通过这条路,将东墩村红色基因、东苏家村千年古树、渠隔村百年古巷道、留村元代石墓群等优质资源,串点成线,以线带面,营造“古风古韵古村落、古宅古巷古人家”的特色体验,成为一条风景优美的乡村景观路。 突出“康养+旅游”,为百里海岸线风景增添时代色彩。 近日来,来石岛管理区参加“盛泉杯”大美荣成全国剪纸艺术展的全国360多名艺术家,在增进中国民间剪纸各大主流派系交流与学习的同时,共同为桃园街道盛泉集团的“康养+旅游”服务模式所赞叹,拥有3000多张床位的盛泉集团在今年夏天却一床难求。目前,投资5亿元的康养中心大楼正在装修中。 石岛管理区依托良好的自然优势,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街道、村居大力发展“健康+休闲+养生”产业。车脚河村投入5000多万元,改造了70多户禅意养生民宿,第一批7个小院15户特色民居一推出,就成为市场的热点。同时,开发了花茶、花蜜、香包、百花宴等40多种“花系列”养生产品,打造了“百年花村车脚河,康养就在花村中”特色品牌;范家村引进经达集团,盘活改造100多户海草房、石头房,打造省内首个自然康养小镇。 港湾街道立足区域实际,在统筹推行老城区、城中村、园区村及城郊村三大类别村居改造提升中,打造“花乡画村·禅意港湾”品牌,目前已进入实际运营阶段。特别是桃树园村与歌尔集团合作整村开发旅游项目将成为新的亮点。 通过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植入,既富裕了村民,带动了集体经济,也培植起了可持续的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如映山红社区组织居民游览花村时,居民刘玉奎即兴赋诗:半壁山房听鸟语,两厢竹院探秋花。人倚篱栏香盈袖,眼放长空彩满霞。 突出“渔业+旅游”,让百里海岸线四季显现不同风景。 近年来,石岛管理区投入2亿多元,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游艇观光、海草房生活体验等项目,全力打造“精致石岛·鲜美渔乡”美丽乡村品牌。 目前,石岛管理区拥有湖区面积3000亩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凤凰湖,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时拥有桑沟湾、东楮岛等3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30多个渔家乐体验项目。全区海洋牧场总面积达21万亩,每年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 近日,CCTV-7“乡土”栏目播出《寻味中国·宁津》,带观众一起走进荣成,探寻宁津渔家的美味。这个位于祖国北纬37度的沿海小城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它独特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海洋文化和民风民俗。这是宁津街道今年第4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小镇之所以吸引央视,是石岛管理区以“国内生态民居活标本”海草房为依托,打造渔家乐、渔村记忆馆等项目,做活“看一次大海、当一次渔民、住一回海草房、吃一次渔家饭”的文章。其中,东楮岛村依托600多间海草房资源优势,开发民俗体验项目20多个、民宿7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仅民宿一项就户均增收7万元。 石岛管理区还打造多种农业“风景”新业态,建设了东山八河湖海田园、王连丽景休闲观光园、赤山凤凰湖生态园、桃园华东庄园等20多处跨界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一年四季有不同色彩体验主题,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