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我市将整合资金1200万元,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互联互通、远程控制、智能施肥和精准灌溉于一体的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成后,示范区新增供水能力8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12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00吨。 我市投入150万元,依托“互联网+”,大力实施灌溉精准化工程,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信息技术,实时采集气象、土壤、墒情数据和作物生长情况,将种植经验形成数据记录,实行精准灌溉、自动化管理。 我市投入150万元,引进以色列高端设备,依托智能控制器的智能施肥控制功能,推进水肥一体化工作,控制氮、磷、钾、酸等肥料配比,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施肥,实现节水20%至50%,节肥20%至30%。 我市投入800万元,配备固定式和移动式喷灌系统,积极推动节水长效化,实现灌水均匀,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达80%以上;机械化程度高,一周即可完成一次轮灌;系统作业自动控制,有效减少人工投入,达到省水省工、增产增收的效果,节水25%以上。 我市投入100万元,通过解码器系统与田间的电磁阀通讯,实施管理智能化工程;通过电脑控制灌溉、施肥等相关设置;通过手机软件对喷灌、滴灌系统进行远程调度控制,实现全灌区智慧灌溉,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大田作物亩均增收140公斤。 我市利用喷灌、滴灌系统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直接送达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区,减少肥料挥发、流失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可有效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