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荣成市委出台了《关于实施“双提”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荣成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突破式发展的基础保障。《意见》有哪些内容和亮点?怎样确保实施?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就有关问题接受了采访。 问:《关于实施“双提”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双提”具体讲就是干部队伍提素质、提状态。对区域发展来说,干部队伍的素质状态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素质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在今年初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荣成市委明确提出突破式发展,接下来的任务非常重、压力非常大,正如市委书记江山在全市2017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的“突破式发展是场硬仗,必须有充分的思想认识来保证,必须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来保证”。但从现实情况看,全市干部队伍特别是“一把手”队伍素质状态还达不到突破式发展要求。有的能力不足不会干,有的精神懈怠不想干,有的态度消极不去干,以这种素质状态来干工作根本不行。因此,市委决心在干部队伍中实施“双提”工程,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正推倒逼,下大力气整治“为官不为”问题,使“为官不易”成为共识、成为常态,想舒服就不要当官、想当官就得干事,谁会干谁干,谁能干上去谁干,跟不上步合不上拍就淘汰,通过“双提”工程让“江北第一虎”那股子精气神在我们这代干部身上满血复活,为争当全省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问:《意见》主要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在研究制定《意见》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不同层面干部职责要求,区分“一把手”、各级干部和年轻干部三部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提升。 “一把手”素质状态决定一个区域和单位干部整体作风,因此,《意见》主要内容着力突出“一把手”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从突出问题入手,以惩戒问责为主抓手,明确提出“讲政治、抓队伍、钻业务、争一流、善创新”五项要求,重点破解站位不高、好人主义、能力不足、精神懈怠和平庸无为五个问题,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发挥出头雁效应。 各级干部是突破式发展的主力军,《意见》突出正推倒逼,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双向用力、传导压力,把干部精气神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 年轻干部是荣成的未来,《意见》从正面引导入手,着眼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加强政治历练、实践磨练和管理监督,有步骤、有重点地跟踪培养,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问:相比以往的干部管理,此次《意见》有哪些亮点? 答:最大的亮点就是量化问效,将考核、考察、督查等结果能量化的全部量化,通过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引咎辞职、党纪政纪处分等手段,把量化结果不留余地地体现到能上能下、激励惩戒上,一项工作必须干到什么分数、干不上去采取什么措施惩戒等等,都非常明确,对干部队伍尤其是“一把手”队伍,形成明显的压力,倒逼出干事的活力和动力。比如,对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比降幅超过15个位次或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予以“一把手”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对在机关考核平均位次排名后四分之一的,不得参与评先选优,不予提拔重用;连续3个月排末位的,予以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其中,在镇街考核排名后10%的,不得向市区直部门调配等等。这些指标都非常刚性量化,具有较强的警示性和可操作性,是经相关业务部门反复权衡确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就高不就低,但经过努力奋斗是可以完成的。有些指标看起来有点大,但实际上都能具体到事、具体到人。比如,在“一把手”讲政治方面,“因党的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所在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坚决予以调整”,这一条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压实“一把手”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如果再经巡察或考察发现党建责任落实不力的,视为政治上不合格,一票否决;再比如,在“一把手”争一流方面,“对市级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不力、影响大局的,予以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凡是市委、市政府定下的事必须不打折扣干上去,干不上去的坚决腾位子”。像这样的指标,每个单位都能对号入座。“首问负责制”“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等等,这些工作落实不力,都要追责问责。尤其是对承担着康得碳谷、与歌尔集团和清华大学战略合作项目、重点领域改革等任务的单位“一把手”,更应有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除了量化问效外,《意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联动追责。这其中有两层涵义:一是层级式追责,整个干部队伍建设,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哪一级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本级的责任,还要倒查上一级的领导责任。比如,对负面清单问题整改落实不彻底、不到位的干部,要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提醒、函询、诫勉,如果没有及时提醒、函询、诫勉的,将倒查监管责任,予以相关责任人约谈或诫勉谈话;对专业学习不到位、业务考试达不到合格线的,除问责具体当事人外,还要对分管责任人予以约谈提醒或通报批评。二是联合式惩戒,就是一处失职、处处受治。比如,对年度创新项目无实质内容或实施不力的,除了予以“一把手”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外,所在单位也不得列为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对在机关年度考核中排名后10%的,除不得评先选优、提拔重用外,经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或不称职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的,个人信用分值减20分。这种联动追责的方式,将大大增加不担当不作为的失责成本,更好倒逼干部履职担当尽责。
问:除对干部队伍本身提出明确要求外,《意见》从市级层面配套完善了哪些机制? 答:主要配套完善集中评议、专项督查、信息联动、容错纠错、关心关爱和典型带动六项机制。《意见》中主要内容部分是“双提”的内在要求,这六项配套机制实际上是对“双提”的外在促动。 集中评议和专项督查两项更多是倒逼性机制,力促各级干部在能力建设上“强起来”、在精神状态上“紧起来”。 信息联动更多是研判性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控干部违规违纪、工作落实等情况,对干部进行痕迹管理、跟踪研判。 容错纠错、关心关爱和典型带动三项更多是激励性机制。荣成市委导向非常明确,决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更不让担当作为者、踏实肯干者吃亏,坚决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肯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问:怎样确保《意见》得到有效落实? 答:文件再好,不抓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双提”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党委(党组)应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研究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具体要抓好“三个一”。 一是组织一次专题学习。“一把手”领着研究、带头解读,将《意见》的内涵要求向每名干部讲具体讲清楚,统一起“为官不易”的思想,树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导向,激发出“担当作为”的干劲。 二是建立一个问题台账。结合作风整顿活动,组织干部深刻查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逐人建立问题台账,跟踪整改、销号管理,凡是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提醒、函询或诫勉,把干部队伍建设的功夫下在平时。 三是完善一套考核机制。这是部门单位“双提”的主抓手,干部的能上能下、激励惩戒最终都要落脚到考核结果,必须结合实际,建立一套指标科学、务实管用的机关精细化考核机制,能够量化的都要量化,能够具体的都要落实到事,依托规范化云平台分类评比、每月考核、拉开差距,倒逼形成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浓厚氛围。对各单位《意见》落实情况,荣成市委将组成专门督导组不定期检查,凡是应付了事、落实不力、效果不明显的,随时追责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