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市情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新环境 新布局 新希望——荣成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走笔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24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7年,我市郑重承诺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7年,我市郑重承诺“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一诺千金。当年,我市完成新一中、新实验小学等“大班额”新建续建工程8处,拆建或加固第二实验中学教学楼、实践中心餐厅等14处,续建第二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等6处,新建第一实验幼儿园、上庄中心幼儿园等7处,对20所学校的网络进行升级,为9所试点学校搭建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共计65小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学生3.79余万人,占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80%。

率先在全省解决“大班额”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城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这就是俗称的“大班额”。

为解决“大班额”问题,2017年,我市总投资5.1亿元,完成新一中、新实验小学2处新建项目,二中、斥山完小和石岛湾小学3处改扩建项目。截至2017年10月底,列入省平台的14个“大班额”项目已全部完工,共新增校舍27万平方米、班级216个、学位1.02万个,在全省率先解决“大班额”问题,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的目标。我市解决“大班额”问题的经验做法,得到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和时任山东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孙伟的批示,威海市解决“大班额”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在新一中、新实验小学等重点项目建设之初,我们教育部门就制定了《荣成市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对市直属学校实行‘代建制’和‘交钥匙’工程;对区镇学校实行‘七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坚持高起点定位,先后聘请上海现代、杭州建筑设计院和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规划设计,将校舍新建项目建成百年工程、标志性工程。”市教育局审计科科长王孝军告诉记者。

楼体加固施行国字号标准

2017年暑期,各个教育项目“火力全开”,特别是拆建和加固类项目,基本都要在此期间完成,并通过验收。整个夏天,王孝军基本是“扎”在各个施工现场,上午跑区镇学校、下午再跑市直学校。用他的话说,一天不跑上几趟,晚上都睡不好觉。

市第二实验小学楼体加固项目就是王孝军“跑”的几个项目之一。王孝军说,原来的教学楼设备陈旧、楼体老化,随着校园安全标准的不断严格,已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新教学楼楼体内置入了钢筋混凝土,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要求,加固后的楼体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慎之又慎毫不为过。除了楼体加固,学校楼道内还增设了监控、防火器材等安全设施。

2017年秋季开学前,市第二实验中学部分学生及家长参观了改建后的学校。一位“80后”家长兴奋地说:“我小时候就在这上学,现在我儿子也是!学校真是大变样了,到处都亮堂堂的,楼梯也变宽了,扶手还防滑,真是考虑得越来越周到了。”

为把学校建成“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我市从2016年起对全市32所学校、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的92幢校舍进行了抗震安全鉴定,制定了校舍抗震加固3年规划。目前,已实施27项校舍标准化改造及抗震加固项目。

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

教育要发展,质量是核心。我市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市实验小学是2017年确定的智慧化课堂试点学校之一,在新建成的实验小学,记者看到,很多教室的课桌上都摆放着平板电脑,同学们一边看着教学视频,一边做笔记。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个人电子终端组成的系统云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学生们可以在教师提供的资源中浏览课程辅导、作业评测,将课上、课下的预习、练习、复习、拓展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目前,资源库已经上传优质资源1.5万余件,创建优秀学案2700多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全域共享。

学校还成立了智慧课堂研究中心,以专题培训、经验交流、教学展示为主要活动,积极探索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室的网络环境下施行新的互动教学模式,模拟简约的电子书包环境,让孩子们体验多样化答题方式、即时化的评价形式及立体化的互动情景。

作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综合区域示范单位,我市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提升教学质量工作当中。2017年,我市投入700万元为市第十一中学、第十二中学、第十五中学等20所学校进行了网络升级,满足未来5至10年智慧教育对网络的需求;投入180万元在市第三中学、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等9所学校建立21个智慧课堂实验班。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推进民生项目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质量效率第一、群众满意至上、公平诚信为本’的理念,强化工作措施、细化目标落实,实现了项目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市教育局会加紧项目的投入使用,切实做到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对于跨年度的项目,已纳入2018年工作规划,倒排工期、倒查进度,继续安排专人督导,协调部门合力跟进。同时,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将惠民好事办好、办实。”市教育局局长姜旭明说。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