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俚岛镇烟墩角社区、杨家山村作为全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现场观摩点亮相全国,这充分反映了俚岛镇在农村改厕治污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目前,俚岛镇农村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俚岛镇现辖83个村居,其中包括60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11个农场,人口3.8万人,共计1.1万户。自2015年启动无害化厕所改造以来,该镇按照“政府统筹指导、村居具体推进、群众自主参与”的工作原则,采取“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推进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烟墩角、杨家山、东崮、大庄许家、东烟墩、南我岛和关沈屯7个村在改厕之初就被确定为样板村。同时,俚岛镇还确定了60个先行试点村,打造了600多个示范户,带动完成改厕8300户。7个样板村的目标是实现改厕全覆盖,为全面铺开改厕工作树起典型、打造标杆。针对60个试点村村情不一的实际情况,镇政府因村定量、按需推进,通过包村干部入户走访,摸清群众参与意愿,提升群众参与度,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再强力推进,让群众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进来,实现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杨家山村村民杨振同高兴地说:“我们村在宣传改造厕所的时候,介绍了很多冲水厕所的好处,而且都是政府补贴不用老百姓自己花一分钱,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就报名参加了。改造后的厕所既能积肥,又能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 市里还安排专门的吸粪车定期逐户清理。冲水桶、坐便器有什么问题打个电话就能上门解决,真是解决了我们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提升了生活品质。” 为确保改厕的质量标准,俚岛镇着力抓好“三个统一”。统一标准,就是按照市委农工办提供的三格式化粪池图纸,通过多次试点建设,精确测算施工土建物料用量,核算出高标准改造一处农户需要红砖560块、水泥5包、沟盖板5厘米、排气管及斜管各4米,严格按照此项标准控成本保质量;统一施工队伍,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了威达建筑、东磊建筑、烟墩角建筑三家专业化施工队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施工环节和技术要求,镇城建办划片巡查,包村干部现场协调,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统一组织验收,每户施工结束后,由驻片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对改厕农户进行质量查验,对不合格的要求立即返工改建,每村完成10户改造时,由镇城建办、财审中心、村级负责人联合验收,确保改造一户、达标一户、群众满意。目前,俚岛镇的农村改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为推动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及提档升级,俚岛镇以产业融合、全域旅游、富民强村为主攻方向,坚持高起点定位,结合大庄许家和烟墩角两个威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做好“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文章,努力在全镇打造2至4个在全省乃至国内都叫得响的示范村。 现在的烟墩角社区,被湛蓝无垠的天空、毓秀隽丽的山海怀抱着。漫步街头,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间分布着20多个户型污水处理器。这是俚岛镇根据社区分布情况和地形条件,投资230万元兴建的。污水通过自流的方式汇集进来,经过沉淀、厌氧处理等步骤,排出的水质达到一级B类标准。 此前考虑到烟墩角社区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的需要,俚岛镇对所有渔家乐进行了厕所改造。随着游客的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加大,虽然有保洁员定时清理,但仍会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在统一管理下,几家农家乐进行并联,集中收集厕所、厨房、洗手间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流向河流排放。 “现在家家户户的厕所十分干净,院子、村里其他地方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是自己家里,还是走在村里,村民看到垃圾都会自觉地捡起来,每一个人都在自觉维护身边的环境。”俚岛镇烟墩角社区渔家乐经营者于海洋说。 烟墩角社区“两委”委员曲明初可以说是村里新变化的见证者。他说:“农村改厕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彻底改变了村子面貌,老百姓有了致富门路,可以说是深得民心。”由于烟墩角渔家风情浓厚,山美水美天鹅美,吸引了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前来拍摄36集电视连续剧《温暖的村庄》。剧组投资在海边搭建了渔家新村等风景,为天鹅村增添了新景观。 目前,俚岛镇大庄许家和烟墩角两个村的前期规划已经基本确定,大庄许家正在进行污水处理,许振超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将以民宿和展馆经济实现产村融合新发展。(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