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石岛管理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走笔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7-10
摘要:编者按: 要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有新的动能作支撑。新动能既来自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作为荣成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主动作为,渔业、食品、造船、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编者按:

要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有新的动能作支撑。新动能既来自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作为荣成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主动作为,渔业、食品、造船、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小镇、服务贸易等新经济、新业态加速崛起,为区域新一轮转型创新发展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也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益参考。

区域经济有没有活力,关键看经济增长点的多与少。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立足“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产业“老树生新枝”,释放新能量;新经济、新业态“新苗茁壮”,动能澎湃。通过“双轮驱动”,实现“动能双生”,为区域转型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海洋产业:“倒逼”之下焕发新生

石岛管理区作为全市海洋经济“重镇”,传统渔业占经济的比重较大,去过剩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最大。形势逼人,尤其对传统渔业企业来说,不转型就意味着倒闭。为此,管理区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领和环保机制“倒逼”,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在海洋产业链前端,采取“一加一减”方式。

“一加”,就是借助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大力增强远洋捕捞能力。眼下,赤山集团6艘远洋鱿钓船正在加紧建造,不久将开赴太平洋作业,为赤山集团建设亚洲最大的鱿鱼加工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赤山集团是管理区进军深海远洋、参与全球资源竞争的一个缩影。

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管理区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石岛为主打造百万吨级中国远洋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渔业海外扩张。目前,已在乌拉圭、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加纳建设4处海外远洋基地。2016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38.5万吨,远洋捕捞产量占到了近40%。今年新增远洋渔船38艘,远洋渔船总数达到182艘,全区远洋捕捞量有望突破20万吨,回运比例达到70%以上。近海,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桑沟湾海洋牧场为代表的一批渔业休闲旅游项目快速崛起。曾经以捕捞和养殖为主业的泓泰渔业公司,去年海上旅游收入首次超过了捕捞和养殖收入的总和,今年接待游客将达20万人至30万人次,成为全省休闲渔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一减”,就是淘汰马力小、作业空间窄的小型渔船,严格控制近海捕捞作业数量。近年来,管理区积极引导渔业企业淘汰老旧渔船,并加大对“三无”渔船的打击力度,对查获的上百艘“三无”渔船和各类禁用渔具集中拆解销毁,减少近海捕捞比重,推动传统渔企转型。

在海洋产业链中端,实施“一扩一压”战略,把宝贵的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成长空间小、附加值低的产业和能耗高的企业释放出来,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

“一扩”,就是扩大海洋食品龙头企业生产规模、深加工能力和出口数量,实现产业升级。主要通过园区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牢牢保持石岛作为全市乃至全省海洋食品加工基地的竞争优势。近日,泰祥集团在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会上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其“三同食品”进校园、校餐APP,均系国内首创,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赞许。这是管理区传统食品企业加快创新“有中生新”的范本。去年以来,泰祥集团成功实现了海运澳牛进口、参鸡汤进口、鱼骨酱和鲅鱼水饺出口欧美4个国内“第一单”,近日又与国内16家军用食品研发生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军用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军用食品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其产品在站稳国内市场的同时,由过去主要出口日韩向欧美等新兴市场挺进。同样,赤山集团等一批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70%出口欧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挥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管理区形成了以泰祥集团鲅鱼、鑫发集团金枪鱼、赤山集团鱿鱼为代表的“三条鱼”产业链,去年全区海洋食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亿元。1至4月,管理区仅海洋食品深加工就创造产值158亿元。今年,又有香港百佳海洋食品、上海佰利食品等5家海洋高端休闲食品企业落户石岛,为管理区海洋食品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一压”,就是以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我市行业污染整治为契机,从源头上压缩淘汰能耗高、环境污染、技术落后的产能,倒逼产业升级。近年来,管理区先后取缔和拆除高耗能、高污染的上百家小鱼粉厂和小冷藏厂,引导一批小中规模的传统企业实施转型、转产,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让“老树”发出“新枝”。

领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海产品粗加工小作坊,在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帮助下成功转型,研发生产出系列海洋风味调鲜品,年产值超过1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今年,该企业又规划实施了二期工程,大步跨向高新技术企业。

荣成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鲜深海鱼虾为原料,生产海洋鱼胶原蛋白、鱼虾蛋白粉等产品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其前身也是一家鱼粉企业,企业负责人坦言,正是在全市鱼粉行业整治的“倒逼”和管理区的引导扶持下,才有了鸿德生物转型发展的决心,才有了企业今天的发展成绩。

装备制造: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如果说海洋产业是石岛经济发展的基石,那么装备制造业就是管理区经济加速起飞的“引擎”。

石岛拥有修造船企业17家,造船能力达80万载重吨,是全省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管理区的重点税源。在当前国际航运业低迷的形势下,管理区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动,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作为全省重点造船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建起了省内唯一的专业船舶设计研发平台。一方面,抢抓中韩航线客滚船更新机遇,承接大型豪华客滚船订单。最近在不到一个月内,相继完成了“海蓝鲸”“新石岛明珠”两艘大型豪华客滚船的交付、下水,自去年以来已成功交付5艘大型豪华客滚船。此外,还为伊朗建造了两艘3.12万吨重吊船,创下多项国内之最和国际领先;另一方面,借助军民融合发展机遇,开工建造4艘军工船舶,向军工制造和海洋工程船舶建造转型扩张。目前,黄海集团在建和手持船舶订单39.7亿元,交船期已排至2018年。

今年,管理区还成功引入浙江舟基集团对神飞造船进行了重组,指导鑫发集团对永喜船业进行了重组,使两大船企“浴火重生”,手持定单排到明年。新更名的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和告诉记者,鑫发集团对原永喜船业进行重组后,两头出击,一头把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船厂作为开发重点,另一头加大对欧洲船队的开发力度,相信通过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鑫弘重工很快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修船企业之一。

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管理区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去年,该企业实施了总投资11亿元的华鹏科技产业园项目,与日本东洋玻璃(株)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引进欧洲设备组建高档器皿生产线,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跃上新高度,产能一下扩大3倍,牢牢占据高端玻璃器皿行业领军位置。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该公司技术人员正和外国专家一起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有望实现大幅度攀升。

而石岛重工,则把新动能的培育放在了产品和市场的创新上。该企业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先后为中东、西亚、东欧等国家设计制造了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高端压力容器装备。今年,石岛重工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新签订单近5亿元,市场辐射俄、法、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岛重工党委书记王凤驰满怀信心地表示,企业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正在进行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将向军工产品、核电装备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产品领先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此外,荣成造船工业、中船线缆、牧神机械等一批龙头企业抓转型、快突破,成为区域经济的强力支撑。

不仅大企业转型步伐铿锵,管理区众多小企业也蓄势待发。石岛管理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企业转型引领下,以船宝电机、高时机械、正明海洋科技开发等为代表的上百家传统中小企业正加快创新步伐,在各自优势领域快速崛起,走出了一条“精特专新”之路。(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