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规范停车 文明共享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7-10
摘要:▲市新闻中心志愿者在崖头街道三环社区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6月21日,市创城办印发《关于全面规范城区停车秩序的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以缓解停车难为切入点,合理释放城市公共停车资源,规范和加强车辆的停放管理。 记者走访了解到,《方案》

▲市新闻中心志愿者在崖头街道三环社区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6月21日,市创城办印发《关于全面规范城区停车秩序的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以缓解“停车难”为切入点,合理释放城市公共停车资源,规范和加强车辆的停放管理。

记者走访了解到,《方案》实施半个多月来,市民基本上都能按照《方案》要求在城乡公共区域规范停车,做到“四要四严禁”。“四要四严禁”是指,要按线停车,要一位一车,要顺向停放,要车头朝外;严禁占用盲道,严禁占用人行道,严禁阻塞消防通道,严禁碾压草坪绿地。各级各单位也积极完善联动机制,在显眼处设置规范停车标识以确保停车规范,实现城区车辆停放秩序长效规范管理。

日前,记者在市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门前看到,虽然来往车辆很多,但是所有车辆皆保持车头向外停在停车线内。单位保安人员也负责地引导车辆进出,现场秩序井然。

记者注意到,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等车辆进出频繁的单位都在醒目位置设置标识牌,标明“机动车辆请将车头朝外停放”;在非机动车停放区,数百辆自行车和电动车也停放得十分整齐正规。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初开始,医院就安排专人重划院内停车线,尤其是将停车箭头画清。同时,所有路口都摆放了指示牌,并增加三名保安人员,随时调度停车问题。”

除各部门外,在崖头街道各个小区,停车秩序也大为改观。许多市民都能非常自觉地将车辆停在小区规划好的停车线内,远远看过去,车辆整齐划一,小区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

但在商业街区,记者看到,仍然存在不规范停车的现象,扰乱了交通秩序、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市交警部门开展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采取现场贴单、现场处罚、清障拖移、电子抓拍等措施,加大管控力度,切实规范停车秩序。此次行动对于缓解城区停车矛盾,改善道路通行环境,提高城乡公共停车管理水平和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起到了良好作用。

在交警部门大力整治的同时,有不少市民反映,因不规范停车而被贴罚单。到底如何才能避免被贴罚单呢?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支招“八不一要”教您规范停车。即:不在设有禁停标志的路段停车;不在网状线上停车;不在限时免费停车泊位上超时停车;不在人行横道上停车;不在交叉路口及距离交叉路口50米以内的路段停车;不在公共汽车站及其30米以内的路段停车;不在公交专用车道内停车;不在人行道上停车。“一要”就是,要在停车场或道路停车泊位内停车。 

民警表示,违法停车按照具体情况,处罚标准也各不相同。我市在设有禁停标志的道路上设置监控抓拍,若有违法停车现象,将现场拍照取证,录入交通违法处理系统,处罚标准是罚款200元、扣3分。在没有禁停标志的道路违规停车,若驾驶员在场,交警可以要求其立即驶离;驾驶员不在场的,交警可以粘贴违法停车通知单,处罚标准是罚款100元,不扣分。此外,在盲道、消防通道、非机动车道等未划停车线的地方停车,都属于违规停车。 

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近年来,我市在新世纪广场设置地下停车场,并在特定时间段内免费开放。同时,全市几条主干道路两侧都由交警部门划上停车线,以方便市民停车。

规范停车,归根结底靠的是大家。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驾驶员文明交通意识,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大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爱的罚单”,希望借此提高市民规范停车的意识。在城区的一些社区,有居民就因为不文明停车,收到过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爱的罚单”。

“爱的罚单”设计简洁明了,正面是我市城市形象标识和文明停车的忠告,背面是孩子自己手绘的作品。孩子们设计了包括“请将您的爱车停放在停车线内”“车头保持同一方向”“请不要一车占用两个停车位”“停车不占压盲道人行道、不阻塞消防通道”等内容的卡通画,根据不文明停车的类型,将卡通画放置在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提醒居民文明停车,方便他人。

市民纷纷表示,这种形式很有创意,既让违规的市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向其他人宣传了规范停车、文明停车的理念。一张张“爱的罚单”如同一阵文明的清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重视“停车难” 治好“停车乱”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车族也越来越多。然而在有车族驱车潇洒的同时,“停车难”与“停车乱”成为影响城市文明的一大问题。小汽车挤占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自行车、电动车占用机动车停车位,一辆车占用多个停车位等不规范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在许多老旧小区,业主还会时不时地上演“抢车位”大战。为了停车,一些家庭的老人甚至拿出小板凳、扫把、水桶等专门给上班的子女占车位;一些人则表示,只要下班回家,就再也不敢开车出门了,因为一旦离开,再回来就很可能找不到车位、停不回来。种种“停车乱”的现象困扰着市民,让人不禁感慨,停个车真是不容易。

虽然“停车乱”的主要症结在于“停车难”,但“停车乱”现象若长期存在,将难以使小汽车拥有者和使用者树立文明停车意识,将导致停车需求偏离真正市场需求。

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不少城市开始加强违法停车治理,从原来运动性执法逐步建立常态化机制。6月21日,市创城办印发《关于全面规范城区停车秩序的管理方案》,要求各单位负责各自门前、院内停车线施划,负责日常停车秩序管理。城市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金融办、崖头街道等,要将停车秩序纳入信用管理,将违规停车等行为作为不良信息计入单位及个人信用档案。

治理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这些年来,我们并不缺少解决“停车难”的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一些小区的错峰停车和商业车位的夜间开放、停车APP的整合引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停车状况。然而,类似的探索要深入和普及,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一起努力配合。有些新问题的解决,其实已经超出了交管部门的职能,需要多个部门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共同努力。

当然,规范市民的停车行为,也是继续提升停车供给和服务的基础。鉴于当前的紧张状况,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汽车与生活的关系。有人将“停车难”和“停车乱”归咎于“僧多粥少”,理由是我们的城市格局形成于汽车时代之前,一旦遭遇现代交通方式带来的改变,很容易引发停车难的“城市病”。从历史上看,当下的停车之难,其实的确是在还过去小汽车导向的城市发展规划之债。小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的城市,必然要求越来越宽的路、越来越多的停车场、越来越短的红灯时间,而当人们转而追求“和谐宜居之都”、当城市老龄化日益成为现实、当土地使用已接近极限时,对汽车加大约束也在所难免。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公交完备、自行车和步行方便的城市,汽车已经不再是一种刚需,而成为一种奢侈,甚至是一种累赘。

公允地说,一些大中城市对违法停车的整治不断升级,也做了不少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近两年进行了详细的停车位普查,如有多少个车位、还差多少、日夜间停车需求,这些数据将成为整治“停车难”“停车乱”的规划依据。有了这样的摸底结果,就能为“停车难”“停车乱”对症下良方——停车有位、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也就是说,足够的停车位无疑是决定其他三项举措效果的关键,需要政府部门多操点心,而“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则需要驾驶员真正改变行为习惯。(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