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一看,渠隔同其他村子没什么区别,有些旧旧的海草房,有个祠堂,有窄窄长长的巷子,还有参天的大树。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村子呢?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渠隔犹是。
过去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沟渠横贯村里, 把村子分为南北两部分, 故名“渠隔”。 后政府出资修了路, 正是现在银杏树前面的那条路, 挺宽阔的一条村路。 ![]() ![]() ![]() ![]() ![]() 渠隔村的银杏树自不必说,算是镇村之宝了,一株1100多年的古树,树高37米,树围5米,树冠遮荫200多平方米,是宁津现存最古老的银杏树。当地人一直有崇尚古树的旧俗,每年春节,人们为古树披红挂彩,烧香祈愿,以求神灵保佑。盛夏,人们聚集树下乘凉,打牌下棋、谈笑世事,享受古树的荫护。 ![]() ![]() 元朝至正年间,始祖张钦兄弟五人由今文登市桃花岘徙此定居成村。所以这个村至今都是张姓,村里还有一个张氏祠堂,门面古朴精致,门口的对联“奉祖宗真传一脉 教子孙正路两条”。祠堂里供奉着张氏族谱,每年的重要节庆日祠堂都会开放,村里人进来上香祭祖,络绎不绝。 渠隔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巷道又深又窄,在巷子一头望进去,另一端的出口看起来不过巴掌大小。 ![]() ![]() ![]() ![]()
不熟悉这里的人,站在巷口猜不到深邃巷道那一方的光景,漫步巷中,偶见石头墙缝上生出的仙人掌,头顶木条架子上爬着的猕猴桃。两旁屋舍俨然,颇有行在通往桃花源的小路上的感觉,顿时希望这巷子再深些,不要急着走出去,留给自己的想象再多一些。
![]() 听村里老人说,这个村没有一条死胡同,当年日本鬼子来的时候,聪明的渠隔村民就在巷子里跑,等鬼子追到巷子头的时候,人早就不知跑哪去了,村子像个没有死角的迷宫。 ![]() ![]() 近年来,宁津街道打造美丽乡村,将沿途东墩、东苏家、渠隔、留村四个古村连点成线,规划出十里古乡旅游片区,渠隔村作为其中一个节点,在古韵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下一步,渠隔村将按照“古巷迷宫、品味家风”规划定位,以巷道文化为载体,将婚宴、餐饮、茶吧等与民俗文化进行融合,打造集巷道迷宫、家训文化馆、人民公社食堂等元素于一体的文化基地,同时,增设多家农家乐、茶吧等,展示胶东婚宴民俗文化,满足游客餐饮、休憩需求,推动村域旅游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村中和周边百姓就业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