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泌体”,是啥玩意?
你听说过“外泌体”吗?
没听说过很正常,这个小众术语最近几年才刚刚兴起。
不过,在一些广告宣传里,外泌体已经成了什么都能治的万灵药——脱发、皮肤老化、痤疮、湿疹、疼痛、炎症、新冠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敢治的。
到底什么是外泌体?
简单点说,外泌体就是细胞自然产生的、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纳米级囊泡,它有双层膜,一般是球形,直径大概在40~150纳米,只有红细胞的百分之一。
电子显微镜下的外泌体(exosome)就长这样[1],照片里还可以看到B细胞内部的溶酶体(lysosome)以及多囊泡体( MVB )。
“我们倾向于将它们描述为从细胞中排出的小膜泡。它们就像迷你小细胞,构建方式与细胞相似,具有相似的内容。但它们没有细胞核,无法繁殖,也没有生命”,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免疫学教授苏珊娜·加布里埃尔森(Susanne Gabrielsson)说。[2]
最早,科学家们觉得外泌体是细胞往外丢的垃圾袋,里面装的是细胞不想要的废物。
但后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其实是细胞之间互发的“快递”,让细胞可以转移生物物质(蛋白质、RNA、脂质和互相传递信息,等等)。
加布里埃尔森说,“我经常将外泌体比作一封带有地址、发件人和信息的邮件。外泌体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有些更倾向于传给特定细胞,有些则是随机投递。它们的内容也许是警告其他细胞要被激活,或者告诉其他细胞一切都好。它还带着发信人信息,你可以看到它起源于什么细胞,那个细胞状态如何。”
另外,由于外泌体可以携带许多不同的分子,所以比起常见的单个神经递质或者细胞信号分子,外泌体可以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衰老的细胞可以发出“我老了”的信息,免疫细胞可以发出“速来支援”的信息,癌细胞可以会发出“请支持我生长”“免疫系统别攻击我”的信息。
“变废为宝”的外泌体,现在被视为“无细胞治疗”的希望。来自某种细胞的外泌体,可能具备那种细胞的功能——来自干细胞的外泌体,也许可以启动组织修复。来自免疫细胞的外泌体,也许可以调节免疫应答。
此外,外泌体还被视为“递送药物的打包快递系统”,比如说,针对某种细胞的外泌体,就可以把药物针对性地送到那种细胞里。不仅如此,外泌体还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把本来无法送进大脑的药物送到大脑里。
这些都是很有希望的研究方向。
但目前关于外泌体的开发,依然停留在实验室和临床实验阶段。因为把外泌体开发成产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3]
首先,外泌体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大类东西。
外泌体可以来自很多种不同的细胞,光是人的外泌体,就可能来自干细胞、癌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牙髓细胞、神经细胞、巨噬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等。而其他动植物,也都有不同的外泌体。
此外,外泌体对培养条件很敏感,即使来自相同类型的细胞,也可能包含有不同的东西。
这家公司提供的“外泌体”,和那家公司提供的外泌体,很可能是全然不同的两包物质。那些成分既可能对人有益处,也完全可能对人有害,甚至可能带来危险。
总之,外泌体的质量不均匀,安全性不确定。对监管部门来说,要给这么混乱的外泌体制定管理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在监管部门还在缓慢研究细则时候,已经出现了一片外泌体疗法的“法外之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来源网络整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手机版



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