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暖心楼长丁慎水”等一批好楼长; 撤换整顿业主不满意的物业服务公司; 打造社区贴心服务、志愿品牌; 强化社区居民协商自治…… 今年以来,荣成市将创新社区管理,提高居民幸福感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时刻把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以务实服务、主动服务、温馨服务、创新服务的“组合拳”,精心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魅力社区,获得了更多居民的满意和点赞。
理顺机制,让群众更满意
注重抓好顶层设计。建立“社区办指导监督、城建局和崖头街道联合主抓、社区居委会属地管理”的新体制,研究出台《加强市区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等10个文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业十条”管理规范。 抓好关键环节。在巡查考核环节,组建10个巡查组,对市区134个小区进行循环考核,当天汇总成绩和问题,当天督促整改,目前共整改问题2000多个,下达罚款通知书105例;在规范建设环节,举办5期考核人员及项目经理、客服人员培训班,重签或补签13份服务合同,增补180名一线服务人员,全体物业实现规范着装、服务公开。
主攻热点问题。约谈了21个物业公司负责人,用“淘汰机制”推动物业服务提升。特别是依法撤换了居民意见较大的曙光、十里河、悦海苑小区物业公司,通过谈判使负责曙光、十里河小区的中物联物业公司,以放弃政府补贴、退还预收的物业费和装修押金和补偿小区公共财产损失等方式,促其退出荣成物业服务领域,将两个小区710万元物业费债权以3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曙光业委会。据万份巡查问卷统计,目前城区居民物业满意率达到86.7%,同比提了高13%;物业公司第二次创城模拟测评提升16.7分,前进15个名次;6月份以来,共收到物业表扬信26件。
充实力量,让管理更有效
建强工作主力。重点抓好162名社区工作人员和146名网格协管员管理,每月进行一次培训;出台《网格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网格协管员,定期宣传优秀网格协管员事迹。 选好用好楼长。出台了《城市社区楼长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通过信用加分的方式,把有热心肠、群众认可的居民选上来当楼长,目前已调整楼长280多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达到60%。
发挥好在职党员力量。组织4000多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认领岗位7000多个。府新、三环等社区组建的夜巡志愿队,都是在职党员担当主力;每个社区都组建了“党员报到”微信群,社区有什么难题,只要提交到群里基本上都能解决。沽河社区征集了16个“微心愿”,发到群里不到1分钟,就被党员认领结束。 打造退役士兵“兵哥哥”品牌。对安排到社区工作的16名退役士兵,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作用,12人作为正面典型进行媒体宣传。
明确重点,让服务更直接
移居委会工作重心。实行“半天工作、半天走访”的工作机制,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设立“说个事”论坛,答复解决诉求问题。截止9月中旬,累计走访居民3万户,现场解决问题700多个,处置民心网问题300多个,在微信群和“说个事”论坛回应诉求1万多件。 全面推进居民协商自治。引导居民“开会协商解决自己的事”,累计解决“老大难”问题100多个,并汇编整理成社区治理创新案例,印发下去学习借鉴。
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突出问题。梳理了老旧小区历史遗留、“三不管”等23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召开社区联席会进行了责任落实、跟踪督办。 积极配合创城工作。针对第一次创城模拟测评中出现的问题,社区办每人联系2—3个社区,每天下去检查,督促整改不达标问题1000多处,结合社区活动发放《文明手册》6万多册,利用255个居民微信群每天推送创城信息,制作了《创城问答》微视频,网上观看超过3万人次。从创城实地走访情况看,效果比较不错。
不断深化驻区共建。组织市直部门与社区开展扶贫助残、文明睦邻等共建活动230多次,形成了驻区共建合力。 顺应居民对幸福安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荣成市不断创新举措,贴心服务居民,营造出了和谐的社区环境,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感觉家的温暖,大家心齐劲足,其乐融融,一幅幅美好生活画卷正在社区管理中徐徐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