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苹果大镇看埠柳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24
摘要:▲华圣果品的工人忙着将苹果装箱。 ▲华圣果品公司工人将库中的苹果运出。 立秋之后,秋风吹过伟德山的万顷松涛,吹起白龙河的层层涟漪,枝头果实日渐成熟,荣成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8月8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千里海疆巡礼采访组走进埠柳镇,探访初秋的味道

 

▲华圣果品的工人忙着将苹果装箱。

 

▲华圣果品公司工人将库中的苹果运出。

 

立秋之后,秋风吹过伟德山的万顷松涛,吹起白龙河的层层涟漪,枝头果实日渐成熟,荣成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8月8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千里海疆巡礼”采访组走进埠柳镇,探访初秋的味道。

埠柳镇位于我市北部,南临伟德山,腹地内有白龙河、埠柳西河等主要河流经过。镇驻地附近有村名曰“不夜”,史书上称其为“不夜城”,2000多年前曾是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光在这片土地上悄悄流过了2000多年,“不夜”之名一直延续至今。多少年来,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一直庇佑着这里的人们。而今这片土地又孕育出一个富裕一方百姓的产业——苹果产业,埠柳镇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号——荣成苹果产销大镇。

埠柳镇属低山丘陵区,依山傍水,适宜果树生长,苹果口味甘甜。这味道只有在北纬37度才有。这是一个神奇的纬度,夏秋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和着色,从而形成了苹果硕大饱满、色泽艳、口感甜、耐储存等诸多优点。经过多年发展,埠柳镇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产苹果2万吨,苹果种植面积占全市的10%、产量占全市的15%。荣成当年的苹果成色怎样,看看埠柳镇果园里的情况就能略知一二。

距离我市苹果集中上市还有近两个月时间,今年的苹果长势如何?用于储存的库容是否充足?苹果销售的前期工作进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行走在埠柳镇的村落间,探访关于苹果的消息。

果农:丰收在望喜开颜

8月,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埠柳镇万亩果园里的苹果树长势良好,满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套了袋的果实点缀在绿叶间,虽看不到“真面目”,但从被压得弯曲的枝条已能推测出,苹果个儿头不小。

沙楼村年近五旬的果农王胜,正在密密匝匝的苹果树间忙碌着。他眯起眼睛,小心翼翼地取下套在苹果上的袋子,看着脱了袋的苹果已长成拳头大小,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这两年,苹果行情不稳,收益与以前相比差了一些。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受不了劳累和风险,把手头的果树承包了出去。可王胜却坚信,种苹果是有出路的!

“有政府引路、铺道儿啊!”说这话时,王胜的声音格外响。“咱荣成的苹果名头响啊,去年政府弄了个品牌叫‘自由呼吸·自然红’,现在全国都知道咱荣成的苹果。”在去年全国苹果价格低迷的形势下,王胜的苹果卖上了还算不错的价钱:每公斤4.8元。他种的三亩半果园总产量3万多公斤,刨去成本挣了六七万元。如果他的这三亩多地种庄稼的话,能挣个几千元钱就不错了。用王胜的话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别的他不用操心,一心一意把苹果种好就行。

王胜的这些话,也道出了沙楼村其他120多户果农的心声。“种果树比种地强得多,却是个累活,风险也大一些,老人一般是受不住的。”王胜说,他现在年富力强,正是好好干事业的时候。本来想把村里老人转手的果园承包过来,奈何出手慢了,让别人抢了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王胜种苹果的热情。“把苹果的品质提上去,一亩顶得上两亩。”王胜说,8月以后的果园管理特别重要,决定了苹果的个头、口感、外观。也就是说,苹果的最终品质、是否能卖上好价钱全取决于这最后一个多月。

进入8月以后,王胜夫妇起早贪黑地在果园里忙活。除草、追肥、脱袋、上色……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王胜却乐此不疲。“今年的苹果差不了,你看现在已经有‘70’(指果实直径大小,单位为毫米)以上,生活有奔头啊!”

仓储:腾出库容待新果

走出沙楼村不远,在通往村主干道的一侧坐落着一家果品仓储单位——华林果品有限公司。院内,用来放置苹果的铁笼整齐地摆放着,占了半个院子。看门的王大爷悠闲地喝着茶,和几位果农聊着天。

“我家的苹果一摘下来就卖了一些,一斤的价格不到2块钱,放在仓储库里的年后卖到了2块8毛钱。”“我家苹果摘下来一个没卖,全放在仓储库里,3月份客商订的一斤2块4毛钱。”“你们的卖好了,我家的苹果半个月前才卖了1块多一斤,还得找人过来拉,都怪我老等着涨价,卖晚了。”

几名果农正在闲聊,盘点各自从去年至今苹果的销售情况。一旁的王大爷听了他们的话,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咱这的苹果虽不愁销,但要卖个好价钱就得看准时候再出手。”

“库里还有苹果吗?大爷。”记者问。

“基本没有了,剩的几十筐都是贩子存的。他看年后苹果价钱一直在涨,就想等一等再卖,结果剩下了这些。不过前面卖的那些可是赚了钱,剩的这些不愁卖但得亏点钱。”大爷回答。

别看这位大爷现在如此清闲,两个月前苹果集中出库的时候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年后至6月初的那段时间,各地苹果需求量大,向仓储库老板订苹果的电话响个不停。一接到订单、问明价格,老板马上通知果农,询问是否安排苹果出库。果农们一点头,王大爷和工人们便开始忙活。今年7月中旬,库里的苹果差不多清光了,王大爷赶紧把库里收拾干净,放置苹果的铁笼也整理好,只待今年秋天的新苹果入库了。

随着埠柳镇苹果产量不断提升,辖区仓储库容量也逐年增加,现库容总量达2.7万吨。

销售:订单纷至需求旺

8月8日,记者在华圣果品有限公司院内看到,搬运工人正在忙着装卸苹果。在经理王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苹果装箱车间。车间内,工人们把从仓储库里拉出来的苹果拆箱、分拣、套袋,重新摆放在新的包装盒里,准备销往国外。这是公司储存的最后10万公斤苹果,过两天就能腾空库存。去年11月至今,华圣果品共将8000吨苹果销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埠柳镇总产量的40%。

对外销的苹果,王赈统一采用“sunshine”(阳光)这个品牌,市场反响很好。王赈告诉记者,他收购的苹果九成用于出口,荣成的苹果在国外很受欢迎。去年订货的客商,今年5月初联系王赈,说今年接着从他这里订货。前几天,还有印度、中东的客户联系他,想订购荣成苹果。“中东的单子我接了2000吨,印度的3000吨左右,今年突破去年的销量应该不成问题。”王赈说。值得一提的是,王赈在海外销售的名优苹果“翠虹”大获好评,一个苹果就能卖出13元的高价。去年圣诞节期间,“翠虹”苹果在印度尼西亚卖到脱销。王赈觉得,这也是荣成苹果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并对接好市场需求。

除了留意国内外苹果产销资讯外,王赈还十分关注苹果新品种的培育信息,用他的话说叫“产销不分家”。3年前,他从网上看到陕西省培育了一种叫“瑞雪”的苹果新品种,属秦冠苹果和富士苹果的杂交品种。“‘瑞雪’的口感和富士很接近,种植成本一公斤还不到一元钱。”9月下旬,将是“瑞雪”初次结果的时候,他打算去实地考察,回来把相关信息告诉果农们。像王赈这样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指导果农生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埠柳镇告别了苹果种出来才想到卖苹果的传统模式,闯出了一条“订单+苹果”的新路子。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快捷、方便、低成本的特点已引发广大果农的高度关注,“苹果网上卖”也成为埠柳镇近年苹果销售中的一大亮点。李林(化名)是埠柳镇辖区村民,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创业青年,通过电商平台,他在网上已经把自家的苹果预定了出去。如果自家的苹果满足不了订货量,他将会从镇上的其他果农那里订货销售。

多年来,埠柳镇政府积极为果农牵线搭桥,让他们有好收成更有好收入。镇政府依托本镇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创立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将电商个体户纳入电商平台进行统一推介,打造埠柳镇农产品电商基地。通过收购当地苹果并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系统化、规模化生产。同时,与圆通、邮政EMS等物流公司合作,在埠柳镇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设立办公点,设计统一风格包装盒、印制统一产品标签,主打“生态埠柳 阳光果乡”销售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走高端发展路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借助农产品电商基地,全镇年可销售苹果、无花果等各类农产品20多万公斤。去年,电商交易平台帮助果农销售苹果2.75万公斤。

待到金秋十月,苹果正红时,再访埠柳。(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