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崖头街道河西社区采取边走访、边解决居民困难的工作模式,加大服务民生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居民纷纷在微信群里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点赞。 一次,工作人员在走访商云小区80号居民楼时了解到,因附近街巷地势低洼,每逢下雨积水严重,居民只能踩着砖块趟过去。以前,遇到这种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往往是先记录下来,回头再想法解决。这次工作人员改变“老套路”,“趁热打铁”现场办公,马上通知原施工方负责人前来解决。 谁知,施工方到后,解释来解释去,就是不动手干。原来,施工方担心施工起来,居民会提出额外要求。走访的工作人员马上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做居民思想工作,促成居民与施工方达成一致意见:只要修补好地面,不再积水就行。施工方顾虑解决了,立马开始动工。 施工中,居民代表现场监督,一切按居民的要求进行,施工很快结束。几天后,一场大雨袭来,牵动社区工作人员的心,迫切想要知道施工效果。于是,几位居民冒雨到现场查看,当发现无积水时,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除了边走访、边为居民解难题,河西社区还将居民反映的问题,按照“急事先办”“特事特办”的原则逐件落实。有居民反映,每到晚上,楼上承租户家里噪音很大,往往通宵达旦,严重影响家里老人休息。老人的子女经常不在身边,无法事事都照顾周详,十分担心父母长期休息不好,影响身体健康。于是,工作人员当天晚上就到居民所说的承租户家中做工作,希望其不要打扰其他居民休息。 社区工作看似都是小事,其实不然,只要哪一件事情没办到位,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河西社区要求工作人员将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社区建设、居民服务奉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工作责任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的基层工作的支撑点。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社区工作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不断创新工作办法和途径,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才会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形势下的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行政职能。基层工作者只有凡事从细微处着手,时刻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在新形势下处处为民谋福祉、为政府分忧,不断做好社区工作。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居民利益无小事”。社区居民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困难,需要经过基层工作者的努力来给予满足和解决,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社会才是和谐的,居民才是幸福的。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要做好社区工作应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首先要有大局意识。社区实际上承担了大量重要的行政职能,一切工作最终都要落脚到社区,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关爱才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要时刻想着党和人民的利益,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努力把社区“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作贡献。 要有责任意识。社区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甘于平凡、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始终不忘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要有发展意识。社区工作要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关键在发展。社区工作者要准确把握自身工作定位,及时摒弃那些习惯思维、陈旧观念和过时做法,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时刻以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切实解决好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实现“基层稳,则天下安”的目标。(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