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走向美丽乡村的荣成村落之四——北山杨家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09
摘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向村内外延伸,整齐的民居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农家小院里,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街坊邻居笑靥如花,农家乐经营分外火。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位于伟德山下的北山杨家村正生发着美丽蝶变:村容村貌日日新,生活品质步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向村内外延伸,整齐的民居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农家小院里,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街坊邻居笑靥如花,农家乐经营分外火。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位于伟德山下的北山杨家村正生发着美丽蝶变:村容村貌日日新,生活品质步步高,一幅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这个拥有451年历史、曾为“穷乡僻壤”的山村中徐徐展开……

 

  

 

巧借力,有故事的石头成“风景”
 

 

 

北山杨家村位于夏庄镇西北两公里处,居住面积50亩,耕地面积471亩(集体200亩、人均1.3亩),山峦500亩。共有人口71户、171人。

 

近年来,在威海市接待处的倾力帮扶下,这里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山清水秀、乡风浓郁”的“美丽乡村”品牌。

 

 

  
  

  

  

 

 

在北山杨家村东北河边,有一奇石,形状像鱼,该村也曾以石为名。围绕着一块酷似鱼形石头的开发,让北山杨家由“穷乡僻壤”嬗变为“世外桃园”。

 

传说,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玄,大约于公元168年至172年来到伟德山一带讲学,将当时京城洛阳刚刚兴起的“鲤鱼跳龙门”传说传到荣成。

 

 

  

  

 

 

伟德山古迹顶下清涧鱼窠中的鱼儿们,也都纷纷仿效黄河鲤鱼试图跳过伟德山古迹顶玉皇殿的“龙门”,终于有一天,一条大鱼跳过了龙门变成了一条白龙,飞越大山,润泽大地,这也是伟德山北麓埠柳镇白龙河、原马道镇杏沟的龙眼神井和成山镇落龙湾村典故的由来。

 

 

  

 

 

这条白龙老了以后,为了纪念当年为他传经颂道的郑玄,又回到伟德山前清涧的鱼窠中化做一条石鱼。周围的人们为了纪念郑玄启化此地人们,改变了穷苦人们的命运,借现实中的“鲤鱼跳龙门”,将这一“鱼窠”更名为“老鱼科”!

 

直到现在,周边的大人们还会在孩子高考前,带他们到这里摸摸鱼头,跨过山脊,希望能够借吉祥寓意高考中榜;成人们也会照此,希望事业顺遂,仕途腾达!

 

 

  

 

 

着眼于挖掘文化特色,突出策划营销,村里筹资30多万元,依托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挖掘崇文尚学的人文特色,开发了“老鱼窠”景观;围绕乡村内的A级景区标准,基本建成了素质拓展中心、农家乐、民俗馆。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特色民宿、停车场、公共厕所、自来水塔等,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聘请威海设计院对整个村庄进行了专业的规划设计,与山东大学(威海)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登山健步走、摄影大赛等专题活动;与威海市旅游饭店协会对接,打造员工实训和拓展基地;利用郑玄讲学历史,建设“康成讲堂”,传承荣成儒家文化;建立书画创作基地,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涵。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片等进行整体宣传推广,累计点击量2万多人次。

 

 

  
  

  

  

  

  

 

 

“大鱼宴”是农家乐畅想聚点。今年北山杨家村生态休闲旅游合作社挂牌成立,以“农家乐”中心厨房模式,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农家乐经营,以“大鱼宴”为特色,高标准打造了5处洁净优雅的农家乐,可一次承接游客150人,现已接待游客逾千人。

 

 

  
  

 

善突破,变“荒山野水”为“金山银山”
 

 

 

北山杨家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27户、48人。

 

坚持“精准施策、整村推进、不落一人”的原则,北山杨家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目前已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坚持统筹发展、互利共赢,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及各类帮扶力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产业开发上,争取威海市接待处帮扶资金30万元,建成生态立体养殖项目,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多,带动贫困户增收近40万元。在贫困户救助上,镇政府统一协调,推动扶贫经营主体万通道路工程有限公司争取“脱贫贷”300万元。在基础设施完善上,争取市委接待处、热电厂帮扶资金20万元,增加村庄绿化3000多平米,硬化道路1000多平方米。

 

 

  

  
  

  

  
  

  
  

 

 

强化保障专项扶贫资金收益的稳定性。2015年以来,将34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投资宾城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鸿翔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村集体每年收益3. 845万元,贫困户每人每年收益420元;今年,将3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与其他7个精准扶贫村的扶贫资金统筹运作,建立扶贫创业基地。

 

以土地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为抓手,流转土地47亩,对外出租,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项目,涉及贫困户6户,土地28亩,每年增加贫困户收益19600元。

 

 

  
  
  

 

 

围绕转型升级,寻求扶贫攻坚突破口,大力发展以健康、旅游、休闲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建设了冬暖式大棚2个、鱼塘2000平方米、鸡鸭鹅放殖区10亩、分类养殖禽舍128平方米,将原来脏乱差的地方打造成了村里的生态园,并整体对外承包,实施蔬菜、花卉种植、禽畜养殖、休闲垂钓等项目,年租金5.2万元。其中,70%发放给贫困户,每人每年现金收益300元,剩余用于“三大节”福利发放。

 

 

  
  
  

  

 

富思进,实现“由外而内”的美丽蜕变
 

 

 

从摸清贫困户致贫症结入手,逆向切入,精准施策,以岗位带动、家庭养殖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致富门路,确保了贫困户顺利脱贫不返贫。

 

按照“全村一盘棋,不落一个人”的原则,对特殊群体予以特殊帮扶,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过不下去。由威海市接待处出资5万元,设立了阳光教育基金,为全村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生)按层次发放教育基金。去年发放教育基金6200元,涉及学生15名。为加强贫困子女教育,还与山东大学(威海)合作,实施山大学生与贫困生学“一对一”结对帮扶工程。

 

 

  

 

 

协调镇卫生院为48名贫困户建档立卡,每年免费为贫困户查体,开展定期上门问诊、入户送药等服务。

 

从村集体收益中,按照不低于30%的标准设定5000元的村级保障资金,对临时性因病因残因灾致贫人口随时救助,动态调整。

 

与农信生物肥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农资惠农工程,为27户贫困户免费发价值生物有机肥,并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后为贫困户发放结业证书,提供就业岗位。

 

 

  

  

 

 

仓禀实而知礼节。北山杨家村脱贫向富,坚持“文化支撑”,积极开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一批书画创作基地、摄影基地、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纷纷落户于此。村里还将老旧物件收集起来,建设了自己的民俗馆,游客来此,从老物件中找回了“乡愁记忆”。乡村里来了书画家、摄影家及大学生,新气象令村民倍感自豪。

 

 

  

  

  

 

 

8月2日,在北山杨家村举办了山村国学讲座,数十人集聚一堂,解析历史人物郑玄的功绩。主讲者何苦,系黑龙江省国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中华好诗词诵读大赛主评委、哈工大EMBA国学及书法特邀教授,还担任着哈尔滨四知书院院长。且不说山村讲国学是怎样的新闻热点,连何苦本人都坦言,与北山杨家村有缘。因为郑玄讲堂,何苦带着十几位弟子风尘仆仆,选择在北山杨家村游学修学。

 

村庄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省定贫困村北山杨家村“华丽蝶变”,将继续书写着“老鱼窠”的不老传说。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