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夏庄镇西北处的北山杨家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71户、171人。其中,贫困户27户、48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北山杨家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坚持“精准施策、整村推进、不落一人”的原则,着力实现“四个转变”,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北山杨家村已经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正在形成。 在脱贫工作中,北山杨家村坚持统筹发展、互利共赢,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及各类帮扶力量,实现利益最大化。该村积极与帮扶单位、企业沟通,争取各方力量联动帮扶。在产业开发上,争取威海市委接待处帮扶资金30万元,建成生态立体养殖项目,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多元,带动贫困户增收近40万元。在贫困户救助上,该镇统一协调,向扶贫经营主体万通道路工程有限公司争取“脱贫贷”300万元,每年可带动全镇贫困户60名。其中,带动北山杨家村贫困户7名,每人每年收益1000元。为完善基础设施,争取威海市委接待处、市热电厂帮扶资金20万元,增加村庄绿化3000多平方米,硬化道路1000多平方米。为保障专项扶贫资金收益的稳定性,该村主要与周边地区社会信誉度高、收益预期有保障的企业单位合作开展扶贫项目。2015年,投资21万元与宾城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实现村集体每年收益3万元,贫困户每人每年收益420元;2016年,投资13万元与鸿翔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实现村集体每年收益8450元;今年,投资30万元与其他7个精准扶贫村的扶贫资金统筹运作,建立扶贫创业基地。目前,已与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超市,预计年内实现入驻经营,产权及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该村以土地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为抓手,流转土地47亩,对外进行出租,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项目,涉及贫困户6户,每年为贫困户增收1.96万元。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扶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北山杨家村努力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上找出路,变“荒山废水”为“金山银水”,大力发展以健康、旅游、休闲等为特色的休闲农业。为凸显生态效益,对村东原有占地6亩多的打麦场、2个猪圈坑以及周边8亩左右的建筑垃圾堆放场进行改造,建设了冬暖式大棚2座、鱼塘2000平方米、鸡鸭鹅放殖区10亩、分类养殖禽舍128平方米,将原来的“脏乱差”打造成了村里的生态园,并整体对外承包,发展蔬菜、花卉种植、禽畜养殖、休闲垂钓等项目,每年租金收入5.2万元。其中,70%发放给贫困户,每人每年现金收益300元,剩余用于“三大节”期间村民福利发放。北山杨家村还深挖文化特色,筹资30多万元,依托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突出崇文尚学的人文特色,开发了“老鱼窠”景观;围绕A级景区标准,基本建成了素质拓展中心、农家乐和民俗馆。目前,正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特色民宿、停车场、公共厕所、自来水塔等,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突出北山杨家村形象特色,聘请威海市设计院对整个村庄进行了专业的规划设计,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登山健步走、摄影大赛等专题活动;与威海市旅游饭店协会对接,打造员工实训和拓展基地;利用郑玄讲学历史,建设“康成讲堂”,传承荣成儒家文化,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片等方式对北山杨家村进行整体宣传推介,点击量累计2万余人次。 为巩固脱贫成果,北山杨家村从摸清贫困户致贫症结入手,逆向切入、精准施策,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为贫困户量身找准致富门路,确保其顺利脱贫、不返贫。实施岗位带动,对于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致富”。其中,生态养殖园、种植园内常年用工6人,临时工30余人,每人每天工资不低于80元,长工每年收益2万元以上,临时工每年收益6000元以上;村工程队优先聘用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12人就业问题,平均每人年收益3万元左右。对于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群体,鼓励发展家庭养殖,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禽类种苗、黑木耳菌棒等,养殖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其中,禽畜养殖已经实施了两批,800只跑山鸡带来收益5万元,200只鸭、鹅收益8000元。指导农户发展民宿经济,依托“老鱼窠”、民俗景观、采风基地、生态基地及伟德山茶叶、山菜等资源优势,发动群众利用条件相对较好的闲置民房,经营“农家乐”。目前,已经有5户农家乐正式挂牌营业,每月接待2000多人次。 按照“全村一盘棋,不落一个人”的原则,北山杨家村对特殊群体进行帮扶,变“平均主义”为“按需分配”。同时,开展教育扶贫,由威海市委接待处出资5万元,设立了阳光教育基金,为全村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生)按层次发放教育基金。2016年,发放教育基金6200元,涉及学生15名。为加强贫困子女教育,夏庄镇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作,实施山大学生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工程。此外,实行医疗救助,协调镇卫生院为48名贫困户建档立卡,每年免费为贫困户查体,开展定期上门问诊、入户送药等服务。针对全镇胃癌高发的现实,夏庄镇与威海市立医院达成合作,开展胃癌筛查服务。实施基金保障,从村集体收益中,按照不低于30%的标准设定5000元的村级保障资金,对临时性因病因残因灾致贫人口随时救助,动态调整。进行农业扶持,与农信生物肥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农资惠农工程,为27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生物有机肥,并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合格后为贫困户发放结业证书,提供就业岗位。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脱贫举措,不仅让贫困户有了收入,也让集体经济实现大幅增长。这个曾经脏乱、贫困的小山村,如今村民精神面貌和村庄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无不夸奖上级的扶贫政策和包扶单位的倾心支持,正是有了各级的无私帮扶,才让这个省定贫困村发生了“美丽蝶变”。(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