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街道驻地改造后俯瞰图。
6月的王连,正是花红柳绿、桃李芬芳的季节。走进街道驻地,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赏心悦目的绿化、焕然一新的建筑、协调统一的门店,处处景象一新。而这,正是该街道今年启动驻地改造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目前,王连街道驻地改造工程已近尾声,一座别致典雅小镇正在绚丽绽放,“毓秀王连”正款款而来。 改善驻地环境 提升驻地形象 街道驻地是镇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也是体现百姓幸福指数“温度计”。今年,王连街道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发展平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环境的改善,形象的提升,是驻地改造成果最直观的体现。为做好驻地改造这篇文章,王连街道自去年年底就着手谋划,今年春节前,完成了整体改造设计方案,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立即组织施工队开始施工建设。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对驻地两侧4.3万平方米的商户墙体进行修复喷刷质感漆,参照市区观海路标准对216家商铺门头标语采用亚克力发光字进行改造。对赵家山、大汛姜家、王家庄、沟曲家等村4公里连片区域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对驻地主干道两侧31处、2500多平方米区域进行绿化补栽,增绿量、添色彩,全域扮靓,绿意尽染。同时,依托街道主干路、大型建筑物、公园广场等,制作风格清新、创意独特的大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体广告,实现了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的双提升。 记者见到了王连街道办事处分管城建工作的挂职副主任姚晓光,驻地改造期间,他每天早上7时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对改造工作逐项巡查,对有偏差的地方及时纠正,严把质量关。“下一步,我们采用半社会化管理模式,实行驻地环境划片包干、门店购买社会化服务双重模式,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把改造成果保持下去。”姚晓光说,街道将引进第三方巡查机制,对驻地设施维护、秩序管理、店外经营等进行全天候巡查整治,真正让改造成果长效保持,让“毓秀王连”历久弥新。 完善基础设施 服务民生发展 驻地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驻地改造不是涂脂抹粉,更不是表面文章,改造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就是合民心顺民意。”王连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施改造中,街道积极听取百姓呼声,吸纳群众建议。例如,在门头改换过程中,在确保整体协调性的前提下注重吸收沿街商铺、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精细完善,确保改造动作的统一性与个性化要求完美结合。“经过街道的统一改造,我们这些商户的门头相比以前更加美观了,广告牌子也更加醒目了,效果非常好,我们还不用花一分钱。”街道驻地经营户刘晓丽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为了方便驻地居民出行,该街道还对23处共计7500平方米人行道板、岔路口实施高标准硬化,实现所有行政村“零距离”通硬化路,困扰多年的驻地连村路口硬化标准不高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为实现雨污分流,铺设了400米大口径高品质管道,并沿驻地两侧顺向铺设1000米综合管网,往日横亘在空中的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等密如蛛网般杂乱无章的线路全部汇入地下延伸。建成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新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31家企业排污口、5条河流排污口,对驻地企业污水纳入大管网,企业污水无害化排放,河道及污染源得到彻底治理。 加快动能转换 推动经济发展 石岛三面环海,因海而兴,但是在管理区的六个街道之中,作为唯一的内陆街道,王连街道毫无海洋资源的优势。然而,随着荣乌高速的开通,王连成为石岛城区重要北入口,新城区北拓、新车站运营,“桥头堡”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显现。 在驻地改造中,王连街道启动驻地南拓工程,盘活街道南部银海总部经济大厦及交通大厦商圈,增强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外部发展环境,有效地实现了镇区与石岛新城区的对接。 “交通大厦预计9月份封顶,眼下,我们一手抓工期速度,一手抓招商工作。”王连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相关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人流量的增多,南部区域将成为该街道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将营造更加浓厚的商业氛围,在拉动外部资金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淘金”机会,让居民在家门口就有机会创业就业。 除了新建项目之外,王连街道积极盘活闲置资产,为辖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这里的生产条件很不错,在来料加工的基础上,我们准备自己生产钢琴的零配件,预计很快会达到每年2000台以上的生产量。”香港鑫码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琛告诉记者。 该公司是在盘活驻地航海电器3000平方米老厂房的基础上成功引进的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通过德国品牌授权,利用进口零部件从事中高档钢琴组装生产,该项目的引进,填补了王连街道文化产业空白,也将带动周边教育、培训、展会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环境变美了,配套设施也日渐完善,产城融合的大框架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眼前,“山情水韵、毓秀王连”正以全新的形象阔步向前……(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