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石岛管理区积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14
摘要:海洋是石岛最鲜明的特征,是区域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也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石岛管理区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山东海洋强省工作会议精神、《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要求,在经略海洋上全面

海洋是石岛最鲜明的特征,是区域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也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石岛管理区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山东海洋强省工作会议精神、《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要求,在经略海洋上全面发力,通过提升临港能力、完善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等举措,催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努力为荣成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贡献石岛的“蓝色”力量。

放大港口优势

拓宽海上“高速”大通道

石岛渔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和鱼货交易市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去年完成三期扩建的石岛新港,作为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成为国内产品出口和进口货物登陆的重要门户,更是石岛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日,记者走进繁忙的石岛新港码头,只见一辆辆运输车排起长队,等待巨大的吊臂将刚刚抵港的集装箱起吊装车;两座数十米高的“中油海16”“中油海17”高大钻井平台同聚新港泊修;从韩国群山港归来的“新石岛明珠”号客滚船靠岸,大量货物运输车从船尾鱼贯驶出,开往广州市。

从建设海洋强市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向深蓝进发到转换海洋经济发展动能,石岛以超前的意识开发港口能力的步伐从未停歇。石岛新港总投资12亿元,由石岛集团投资并运营,港口沿线总长5460米。三期工程于去年投入试运行,新建的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也于去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启用,目前泊位已达17个。据石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泊位的对外启用,有效缓解了石岛新港深水泊位不足、港池通航压力偏大的问题,将吸引更多大型国际航运船舶靠泊作业,进一步增加石岛港口岸的吞吐量,提高对外影响力。

两个“巨无霸”钻井平台双双矗立石岛新港,这是港口扩建后,接待的最大水深、最先进的海洋钻井平台。这彰显了临港建设的石岛实力。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省提出发展海洋经济走在前列和我市提出的围绕经略海洋战略,加快传统渔业经济转型发展,管理区意识到,石岛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因此,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

今年,石岛管理区提出了进一步落实“以港兴市”战略,以创新为动力,放大港口优势,抓“一园一港”建设,蓄足动能转换后劲的发展思路。其中,一港就是石岛新港。为打造东北亚水产品集散中心筑牢硬件,启动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国际陆海联运中心项目建设,新建陆海客运中心及附属设备。为建设海上“高速公路”,增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豪华“新石岛明珠”号客滚船,并于4月初投放中韩航线运营,率先在国内16条航线中增加中韩对开航线,实现了石岛——群山海上“高速公路”的“双车道”,进一步提高了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运输能力。为缩减通关时间,管理区与荣成海关实施工作“微创新”,通关大提速,实现通关时间压缩一小时,为临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再辟新路。第一票7000多单于2月28日顺利完成,较以往增加5000多单。效率优先为众多企业带来的影响力和集聚力正在发散。4月21日,石岛德宇贸易有限公司一批28.6吨、货值34.9万元的韩国进口低温冷藏奶到达石岛港口岸,海关采取“车船直取”模式,减少冷链货物在港区的停留和作业时间,确保冷藏货物的新鲜品质。德宇贸易有限公司这批货,只用短短几分钟,就被顺利通关。目前,德宇贸易公司从韩国进口的低温奶乳制品已占全国的90%,使石岛新港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韩国液态奶进口口岸。据统计,一季度,石岛新港散杂货吞吐量突破30万吨,出入境旅客达到6.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和6%,口岸集装箱周转量达到2.35万个标准箱。

培植特色产业

建设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5月10日,鑫发渔业集团从大西洋捕捞回运的金枪鱼在鑫弘码头卸船,山东电视台连夜进行采访。在全省如火如荼打造新时代海洋强省的浪潮中,鑫发渔业集团无疑是经略海洋、深耕海洋、走向深蓝、实现海洋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型的成功范例。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石岛管理区提出的“压缩近海,拓展远洋”要求,鑫发渔业集团大力实施远洋渔业战略,将捕捞海产品运回进行深加工,附加值倍增。他们把优势资源向新兴海洋生物产业拓展,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相继开发了金枪鱼胶原蛋白肽等海洋生物产品,新产品年可创产值1亿元,把一条金枪鱼做成了一个大产业。眼下,该公司投资1.2亿元的棓丽森生物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投资5亿元的鑫洋藻业生物科技规划设计完成后即可开工。

目前,在石岛管理区已有管华诗院士加入的涉海院士工作站4个,以国家创新人才王彦波为领军人物的人才团队多个。今年,泰祥集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海洋生物科技、海洋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海洋科技成果正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石岛管理区已形成了拥有20多家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的规模精深加工企业群体,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这是石岛管理区加快食品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型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目前,石岛管理区拥有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家,涵盖了远洋渔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海洋生物科技等产业。围绕落实海洋强省“十大行动”,拥有较强科技实力的石岛海洋装备制造业,是石岛经略海洋最大的信心支撑。

正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平前不久在接受山东卫视“政面”访谈时所讲:“黄海造船是中国为国际市场建造的第一艘豪华客货两用邮轮的生产厂,科技创新是黄海造船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突出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石岛管理区着力打造海洋装备制造的“石岛升级版”,把潜在优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去年6月与福建省平潭县远洋渔业集团有限签订了建造两艘总重约9000吨、总金额为10亿元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建造合同,这是公司新研发的新型船舶。今年初又与渤海轮渡公司签订了212米长的超豪华大型客滚船订单,这是一次高技术含量的突破。赵建平表示,公司将借助海洋强国和经略海洋的大形势,在两年内完成5万吨经济型邮轮的研发并拿下订单,做强做优海洋新产业、新业态。

海洋兴则石岛兴,海洋强则石岛强。省委书记刘家义“要进一步开阔视野看海洋,真正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的讲话,令石岛管理区各级分外振奋。管理区正在实施的“聚集新兴产业要素,实施‘龙头倍增’计划,打造产业有高度的创新经济‘领航区’”,就是年初布下的“先手棋”,思路上契合上级精神,实现了同频共振。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石岛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岛管理区要为全市落实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当先锋、作表率。”

当下,石岛管理区正把海洋作为新兴产业的“策源地”,积极推动以赤山集团、泰祥集团、鑫发集团为代表的远洋捕捞和食品加工业,以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产业,以黄海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以海水淡化、核电配套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1年,全区年捕捞量超过20万吨,生物科技链条企业达30家以上,食品产业高新产值占比突破45%,修造船业集群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美丽海洋

描绘绿色生态的“蓝色图画”

近日,发生在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东楮岛社区的两则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新闻见诸中央和省内各大媒体。一则是:5月10日,我国首个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在东楮岛海域首次成功布放应用,它将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气象保障和海水科学化养殖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另一则是:5月20日,联合国计划署将向世界推广东楮岛海上健康养殖技术。这项技术是运用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理念,达到系统内生源要素物质的有效循环利用,在保障近海生态系统稳定、减轻养殖对环境压力的同时,提高养殖系统的食物产出和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两则新闻,都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反映了石岛管理区海域生态环境的良好现状。

海洋兴,更要海洋美。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海洋,要通过解决海洋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石岛管理区拥有125公里海岸线,依靠海洋赖以生存的石岛人,更深谙这一点,水蓝海碧、生态文明——是他们佑护的目标。

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实施了“修复海洋生态”和“修复海岸线”两项生态“双修”工程。为了修复海洋生态,石岛管理区请来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在宁津街道东楮岛建立了面积3000亩的碳汇渔业试验基地,开展贝藻养殖、海洋牧场构建、低碳养殖技术研究等,经国家海洋局监测,该养殖海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一类渔业水质标准。东楮岛由此逐步建立了参、贝、藻等生态健康复合养殖的新模式。为此,中央电视台七套“科技苑”栏目,于去年8月向全国观众介绍了石岛将海参、海带、扇贝共同养殖的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也正是这项绿色可持续的循环养殖技术,让桑沟湾泓泰海洋牧场和东楮岛海洋牧场成为国家级海洋牧场。

修复海岸线,就是让多年被海水冲刷破坏的海岸重新焕发原生态的魅力。石岛管理区在宁津街道、北流口等处实施了修复改善海岸生态环境工程,同时借助全市环境大整治和治理“散乱污”企业的契机,对全区的近海养殖进行规范和清理,启动了桑沟湾南海岸沿线景观整治和石岛中心渔港及周边区域综合整治行动。建设企业排污在线监控系统、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系统;平整沙滩1.5万平方米,补栽各类苗木18万株;在黄海南路开启占地6万平方米的石岛公园建设工程。

6月4日出台的《威海海岸带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威海自然岸线保有率不得低于45%。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石岛管理区,感到责任重大。对此,石岛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石岛湾海洋生态文明,描绘生态文明的石岛“蓝色图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