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你的证书。真展样!明年俺也争取得一个。” 日前,斥山街道东火塘寨社区50多名居民拿到了证书和奖杯。他们有的是诚信示范户,有的是优秀信息采集员,还有的是孝老爱亲模范,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个人信用等级都在五星级及以上。东火塘寨社区妇女主任王凤波说,农村信用管理管出了好风气,大伙儿都争着做好事。 这样的文明新风如今在荣成广大的村居中屡见不鲜。 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力探索。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我市建立起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区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农村居民也涵盖其中。得益于信用管理,以往村干部挠头的纠纷处理有章可循,以往村民难改的陋习逐渐消失,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但从全市范围看,农村信用管理仍存在管得不细、落实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今年,我市把深化农村信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扩大信用管理范围,将法律法规涵盖不了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用信用平台管起来,将道德约束上升为制度管理,成为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和有力抓手。 立起信用管理的“四梁八柱” 农村信用管理存在哪些不足?或许村民和村干部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可是,如何补齐短板?标准是什么?不少人都一头雾水。 制之有衡,行之有度。 我市今年专门出台了《荣成市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荣成市农村居民信息采集员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明确了信息采集范围、村居信用建设管理机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结果应用等事项。 结合市级农村信用管理办法及镇街实际,各镇街制定了农村信用管理办法及信息采集员考核和管理办法,细化采集信息认定标准,突出可操作性。各镇街建立党委书记牵头、副书记分管、委员或副镇长主抓的领导小组,配备2名具体工作人员负责的机制。各村居设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四职”干部为成员的村居信用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全市919个村居已设立信用管理机构,成立信用议事会895个,各村配备5至15名议事会成员,开展信用建设工作的平均覆盖率达58%。全市各镇街配备信息采集员2811人,大多数为村“两委”干部、“四职”干部、小区长、党小组长等兼职担任。 学有标杆、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5月23日,石岛管理区组织各街道相关负责人观摩了各街道创建的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工作示范点,互比互学,查找各自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辖区示范点创建工作。 为了进一步宣传农村信用管理重要意义,引导村民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全市各镇街通过召开专门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公开栏、农村广播、微信公众号以及结合党员活动日、农村党员干部春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目前,集中宣传200多场次,受众人群20多万人。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度规范、信息征集工作流程等业务,对村居“两委”干部、“四职”干部、信用管理员、议事会成员、信息采集员等群体进行重点培训,组织培训会议31场,参训人数7600多人。其中,俚岛、人和、崂山、王连、斥山等12个镇街还组织了互学观摩,交流经验,参与观摩476人。 “信用+”紧贴村情 百花齐放 大小村居,村情各有不同。农村信用管理考验的是顶层设计和本地实际结合的能力,看的是谁因地制宜的文章做得好。如果简单照搬照抄,很有可能“水土不服”。 崂山街道二疃村宁新友、董永强和江淑霞等40名村民最近都挺高兴,不仅是因为他们3年后要从平房搬进楼房,更重要的是按照村民信用信息评价标准,旧村改造中率先(村户数的前五分之一)签订协议、躲迁的,村级信用分值加10分。 崂山街道整合农村居民、自然人信用信息评价标准和各村村规民约,由村主要负责人参与,认真研究、反复斟酌,形成一套包含土地调整、违建拆除、村容村貌、文明道德15大类130多个奖惩项的评价体系,涵盖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村民都能从中找到相对应的信用评价标准,具有崂山特点、群众高度认可。 崂山街道党工委挂职副书记李维信告诉记者:“市级层面有规定的,原则上使用市级评价标准;市级层面没有规定的,我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根据农村工作经验,制定村级评价标准。比方说爱心捐款这一项,为了鼓励村民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踊跃捐款奉献爱心,每10元为1分,这样捐款100元村级加10分。年内,村民再参加村里4次义务活动,很轻松就能挣到1030分。” 2017年以来,崂山街道共采集好人好事等村民加分信用信息8297项,打造了7个信用体系示范村,151户被评为2017年市级诚信示范户,5个村获市级文明村,7个村获威海市级文明村,地宝圈村还同时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文明村称号。 “信用+村民福利和奖励”是宁津街道东墩村今年推出的信用管理模式,即将村民福利、奖励与村规民约、农村信用管理相结合,倡树诚实守信导向,充分发挥信用管理作用,运用信用激励和惩戒形成福利差异化待遇,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使“信用”真正渗透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广大群众直观体验到“信用”带来的实惠,解决群众对诚实守信的参与性不够和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氛围。同时,扩大诚信示范典型带动效应,提高村民的守信荣誉感和信用意识。 “信用管理议事会与村委会是分开的。由村内19名成员每月收集汇总村民在环境卫生、会议和活动管理、家庭美德等方面的信用信息。经会议讨论后进行公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村党支部书记刘书联介绍说。 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桃园街道东南海村的“信用+生态园”管理模式。 东南海村共170户、492人,耕地586亩。东南海村于2016年成立了东南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每人至少入股二分半土地,每亩土地年可分红800元。目前,生态园已初成规模,拥有20亩葡萄园、40亩无花果园、生态大棚3个、赶海基地1处、参池2个、垂钓台1处等,成为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区。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3.27万元,主要经济来源为土地租赁、生态园经营收入。 东南海村将村民的信用建设情况与生态园的经营有机结合,村民在市、街道激励和惩戒措施的基础上,信用等级在全村排名前10%的,享受生态园年终土地双倍分红的政策,即多奖励200元;享受生态园优先用工的待遇;享受生态采摘园、无花果采摘园、葡萄采摘园、垂钓园免门票一次;在统一进行机械耕地等方面享受优先权利;享受每户每年多赠送6桶净化水的待遇。信用等级在全村排名后10%的户,生态园年终分红每户暂扣半年,半年后,待议事会议定通过后,予以发放;生态园不予用工,已经用工的整改期限为一年,下一年度信用等级仍然是后10%将予以辞退。 信用激励措施出台之后,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村居建设。在“清洁家园”“绿满荣成”等活动中,村民们出力出工,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村风民风。 “信用基金”让信用有价 今年,我市村居信用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信用基金”。“信用基金”是信用结果的一种应用形式,旨在让村民因遵规守纪而得到真金白银的嘉奖,树立“信用是金、信用生金”的意识,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在信用基金建设方面,王连街道先试先行。早在2017年,王连街道就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监督”的方式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信用基金。信用基金设立的初衷就是重点解决街道层面的信用激励主要停留在笔头上、口头上、纸面上、墙面上,激励效果不明显、约束作用不突出等问题。2017年信用基金试行以来,对打造“树典型、学典型”的诚信社会风气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今年,王连街道再次通过政府出资、企业贡献、强村支持的方式,设立了20万元“信用基金”。鑫发集团、盛泰机械、盛润胶带、银海水产、隆泰石油装备、爱尔斯海洋生物、南桥头村等强企强村率先响应,纷纷慷慨解囊助力“信用基金”。基金对达到一定信用等级的居民和组织进行奖励,对个人推出“信用+医疗”“信用+环卫”“信用+工资”等多个守信激励产品。目前,辖区32个村居已完成信用基金全覆盖。该街道已对32人、10个村居进行了奖励。 信用基金试行以来,热心公益、保护环境、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知信、重信、用信、守信成为农村干部、普通群众及个体经营者等社会各个层面的自觉行动。 目前,我市已有俚岛、成山、虎山、崂山、港湾、王连等20个镇街通过财政拨付、企业捐助、社会募集等形式筹措资金,已设立镇级、村级及企业信用基金267.4万元。其中,15个镇街设立镇街(企业)信用基金128万元,占比达69%; 19个镇街290个村居设立村级信用基金139.4万元,占总村居数的32%。港湾、斥山、王连等街道实现了村级信用基金100%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