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崖头街道双泊社区居民伯绍兴在崭新的楼房中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喜庆的团圆节。“政府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让我们住上了新楼房,圆了我们的‘安居梦’,新小区卫生清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我们打心底里高兴。”伯绍兴说。 伯绍兴的幸福生活是崖头街道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成果的一个缩影。三年来,崖头街道共拆除各类违章建设、重点区域周边、重点项目用地等建筑超过20万平方米,启动12个村(居)城中村改造,已回迁6个村(居),涉及居民6040户。
![]() 2017年对崖头街道6040户居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7年8月30日,75岁的曲惠春在家人的陪伴下,抓到了自己满意的楼层。“看这个新房子,到处都亮堂堂的,弄得这么好,头一晚上搬过来还兴许睡不着来,感谢政府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没想到快80岁的我还能住上新楼,享这个福。”曲惠春高兴地说。 “城中村改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民生大计,政策宣传到位、思想动员到位才是破题开路的关键所在。”崖头街道党工委书记谭常柏向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 为了让群众安心上楼、满意上楼,崖头街道在改造前期深入村庄摸底调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核心作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有针对性、多渠道、靠上去做村民思想工作,最大限度体现百姓意愿,使12个村的签约率均达到95%以上,及时完成拆迁协议签订以及房屋拆除,为项目开工建设做好保障工作;在改造项目达到回迁安置条件之际,崖头街道立即组织人员拟订详细的回迁方案,让村民通过抓阄选到心仪的居所,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启动和快速推进,也实现城市规划的无缝衔接。
![]() 崖头街道实施城中村改造的所有村(居)中,崖头片区回迁的居民数量是最多的。去年,各个片区回迁安置工作陆续顺利完成。2017年10月15日,崖头片区荣安社区率先启动回迁安置,荣安社区居委会共建设18栋安置楼,首轮安置1115户居民;10月22日,荣兴社区585户村民抓阄分房,荣兴社区共建设12栋安置楼,首轮安置585户村民;10月29日,荣盛、荣宁社区1722户居民齐聚在新建成的荣盛小区内抓阄分房。荣盛小区建设有30栋安置楼。 截至目前,崖头街道已对小泊子村、大泊子村、台上楚家村、台上邹家村、"兴盛安宁"社区、台上刘家社区实施回迁,安置居民达6040户。 城中村改造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寄托着千万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作为崖头街道主导实施的第一个正式回迁的城中村,小泊子村改造项目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套,小区设施齐全,室内精装修,保证百姓拎包入住。项目区还按照“海绵城市”要求,统一规划建设路网、管网、绿化、中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地下停车场等公建设施,一次性解决城中村周边环境脏乱差及社会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及城市环境。 城中村改造,“改”出城市新颜值、发展新增点、生活新品质。不仅仅是小泊子村改造项目,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崖头街道按照“改造一个片区,建成一处精品社区”的要求,着眼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城市建设的样板区域,倾力打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城市形象。
• END • 威海日报记者 王璐瑶 图片由市社区办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