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生活中的“琐事管家”,他们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来源:文明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25
摘要:康平社区楼长李洪珍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李洪珍的人生信条。 普通小事见证楼长信条 李洪珍所在的11号楼是交通局老家属楼,户数不多,但大多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老人家们需要帮助,只要喊一声,她马上就到:住久了,我早都把这
 
 

康平社区楼长李洪珍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李洪珍的人生信条。

  

普通小事见证“楼长信条”

李洪珍所在的11号楼是交通局老家属楼,户数不多,但大多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老人家们需要帮助,只要喊一声,她马上就到:“住久了,我早都把这些大叔大妈当成亲人了,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紧急时刻,赛过“救护车”。三年前,下班回来后,李洪珍看到门口一辆救护车驶来,预感到事情不妙,得知楼上大姨脑血栓犯了时,赶紧登门帮忙。大姨已经不大能动弹,当医生和护士准备用担架把老人抬下来时,李洪珍立马背起大姨就往楼下走:“已经这样了,哪能顾得了那么多,这里路窄,离医院又近,跑过去比救护车快多了。”就这样,她一直把大姨背到了医院,争取到了最佳的抢救时间,还垫交了3000元押金。等大姨的女儿赶到时,她已经办好了住院手续。

平常日子,就是个“热心肠”。二楼鞠大姨家太阳能漏水了,想托她找个人修,她查看一番后说:“不用找人,咱自己就能修。”她叫着老公,拿上工具,一会儿就把太阳能修好了。修抽油烟机、修自来水管,这些小事在她的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李洪珍还有一重身份——月嫂,她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3年多,烟台、威海等地她都服务过,现在她已是业内一名小有名气的月嫂了。有一次,听说一位宝妈正在给刚出生的孩子吃降黄疸的药,她查看婴儿的黄疸情况后,急忙劝说制止,“你放心,孩子这种情况不用吃药,听我的,这药对孩子不好,还是扔了吧。”宝妈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从了李洪珍的意见。不久后,宝妈发现这种药被列入违规药品名单中,便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太感谢我家的月嫂大姐啦!”

爱是相互的,李洪珍深有感触地说:“我做的这些事真的不算什么,我对邻居们好,邻居们也对我好。有时候我家孩子放学回来了,我不在家,就有邻居招呼孩子吃饭,帮忙照顾孩子。”有这样的一群邻居,李洪珍觉得是她的荣幸:“所以我也会加倍回报,只要大家有事招呼一声,我立马就到。”

楼长心语:一个好楼长就是一栋楼的大管家,今后,我要继续为邻居们服务,用实际行动,让我们11号楼时刻洋溢着温暖和幸福。



 

 

双泊社区楼长倪学兰

“老倪大姨”,楼宇里认识她的人都这么称呼她,她就是双泊南区113号楼楼长倪学兰。作为一名楼长,她热心为居民服务,楼上每户人家的情况她都熟记于心。因人缘好、善沟通,楼上楼下的居民有啥事都愿意和她说,她也总是及时将居民反应的问题告知社区,协助解决。

  

睦邻好楼长 事事显担当

一户一表改造,竭尽心力办实事。2017年夏天,倪学兰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全市水资源紧张,城区居民的用水指标调整为每户每月4立方米。这下倪阿姨又有心事了,她居住的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进行自来水改造,每月需要均摊水费。思来想去,她决定动员楼上居民改成“一户一表”。说干就干,倪学兰叫上老伴,先到水务集团详细咨询办理流程,回来后就开始挨家挨户跑,让大家签字确认。资料递交后,施工人员到现场查看,她又跑上跑下召集楼上居民一起商讨如何往楼上走水管。楼上有一户居民刚装修完,一听说家里要凿个窟窿通好几根水管,就不乐意了。为打消这家人的顾虑,倪学兰就带他们到已改造完居民家中实地查看,解释不会破坏装修好的整体美观。最终除了一个单元因为只有4家住户无法顺利改造,其它单元都已经顺利交上费用。

重接楼宇线路,细微处化解矛盾。倪学兰所住的113号楼每个楼栋的楼宇门供电线缆都是接到楼上一户居民的电表上,所以楼上其他居民每年都要交10元钱的电费给该户居民。10元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可每年总是有人不记得给,时间久了,邻里之间有小隔阂是在所难免的。老旧小区改造楼道,统一安装声控灯的时候安装了均分器,倪大姨心想既然声控灯的电可以均分,那楼宇门应该也可以吧。于是她联系物业咨询查看可不可行,物业安排施工人员将线路重新接好,化解了居民之间的小矛盾。

最近,倪学兰又忙活起来,学会了使用微信,还把他们楼上的居民加为好友,成立“113好邻居”微信群。这下好了,有事再也不用挨家跑了,在微信群招呼一声,既活跃邻里气氛,又能及时倾听邻居呼声,服务于民。

楼长心语:现在虽然年龄大了,可在家闲不住,只要社区需要我,楼上居民需要我,我绝不推辞,踏踏实实地当好这个楼长。



 

 

陀山社区楼长周建文

创城路上他是急先锋;老旧改造能见他身影;百日攻坚他是“贤内助”;楼长工作他也样样精。他,是港湾街道陀山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他,也是一位特殊的“楼长”。62岁的楼长周建文,年轻时因故失去一只胳膊,但说话做事一点不亚于年轻人。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做起群众工作也耐心细致。

 

  

独臂“楼长”周建文

2017年下半年适逢我市创城进入决战攻坚期,黄海中路80号楼不知谁家的太阳能自动阀门损坏,多户居民被肆虐的流水浸泡的苦不堪言,墙体内部大面积受潮脱落,院内更是水流遍地。为了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创城工作不受影响。他拖着残缺的胳膊,挨个楼洞查看水表,爬到楼顶仔细检查,最终发现多户居民的太阳能阀门都已老化损坏。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居民集体修好太阳能。

他管辖的陀山小区59、60号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建设的老旧楼房。因年代久远,设备陈旧老化,导致地下管道多处渗漏水,小区水患成灾,每月多出水费四千余元。更为挠头的是,管路损坏部位不明,管道多处生锈漏水,导致水压下降,居民生活用水无法正常供给,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居民生活用水,只能用水桶到远处的水井提取,往返上下楼梯极不方便。

周建文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陀山社区负责人协调沟通各单位。城乡建设局、西火塘寨社区等,3处路段共计600余米硬化路面,被石岛自来水公司施工人员顺利切割。社区和施工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披着零星的小雪,奋战在小区工地上,挖掘、铺设好管路。困扰居民一月之久的难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看着家里水龙头,冒出久违的“清泉”,居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自发组织把一面:“为民解忧,热情服务”的锦旗送到了社区。

走访中,居民对不仅心细,还手巧的周建文赞不绝口,邻里街坊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打个招呼随叫随到。

楼长心语:身虽残疾意志坚,群众工作一线牵。楼长工作只要用心来干,上级信任群众拥护,自己心里踏实快乐。我会用“诚心、细心、耐心”,做一个“三心牌”的好楼长。



 

 

渔港社区楼长姜丽荣

在港湾街道渔港社区大家总会见到一位“大声说话大声笑”的阿姨,我们都尊称她为“姜姐”。姜姐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尊老敬老、爱心泛滥的楼长,更是一名社区服务的有心人。

  

社区服务的有心人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把上级的有关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居民中去,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积极地与社区沟通,真正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楼宇外墙保温工程,这项免费的民生工程对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实在是件大好事,居民们都很开心。但这却让姜丽荣忙活了好久。工程前期,居民需要自己拆空调挂件、更换楼宇门。为了不耽误工程,大家都早早拆了,但也有岁数大的居民既怕麻烦又不想花钱雇人拆。姜丽荣挨个做思想工作,最终小区空调全部及时拆除。更换楼宇门时,姜丽荣逐栋楼统计,每家每户挨个收钱,人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帮忙垫付,电话费也花了不少。此类事情还有许多,但是姜丽荣从来没嫌过麻烦,“双方有信任在,这些都不是问题”。

在协助社区的工作上,她更是有求必应,积极协助,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她就是港湾街道渔港社区的一名优秀楼长——姜丽荣。


 

 

三环社区楼长刘毓仁

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闲不下来,他用自己的责任心、热心和爱心,带给更多人缕缕春风,丝丝暖意,他就是三环社区163号楼楼长刘毓仁。

  

永不褪色的旗帜 最美楼长 

每次见到刘大叔,总是笑呵呵的,在平时,社区的事,楼道的事,他都愿意管,楼道的卫生监督、邻里纠纷调解等都有他的身影。他对所管辖楼道的居民情况了如指掌,哪家居民有困难,哪家是独居老人,哪家房子是出租房等情况都一清二楚,做到及时向社区反映情况。在创城动员中,刘大叔走遍楼内的居民,积极做好创城宣传工作,主动清理楼道卫生,带动居民一起清理乱堆乱放,配合社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大叔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使社区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刘大叔对待社区工作就如己任,“社区事情我当先”或许已经成了他的词条,社区组织党员健步行宣传活动,七十多岁的刘大叔走不了那么多路,他就报名当党员志愿者,为别人看管物品、发放矿泉水。社区组织电影放映,他很早就赶到现场,布置场地,宣传创城知识、发放市民文明手册。在每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他总是积极参与,带头捐款,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义务,是责任。

 刘大叔用真诚的心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的一致赞扬,三环社区正是因为有着像刘大叔一样的热心楼长的帮忙,才会如此和谐,在此向各位社区楼长,衷心的道一句:你们辛苦了。

请为她们点赞!

请为她们鼓劲!

 

--- END ---

根据市社区办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