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石岛管理区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科技创新型华丽转身,助力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紧张建设,位于石岛工业园的荣成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鱼蛋白保健品项目日前顺利完成设备调试,开始投入试生产。
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航拍图 作为石岛管理区海洋新兴产业项目的典型代表,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潜心从事高附加值海洋蛋白的深度开发,不仅掌握了从海洋低值鱼类中提取高纯度氨基酸的国际领先技术,吸引了一批投资资本跟进,还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联合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参与“国家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千公斤攻关”课题研究。预计该项目前期产业化工作全部完成后,可形成每年5000吨鱼蛋白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生产规模。据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进行功能食品、保健品制剂车间的建设和完善,争取今年上半年最终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同时,已经开始着手高分子重金属吸附剂和香茹多糖保健品两个新项目的研究和试验,预计今年至2019年将陆续投入生产运行。 爱尔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之初只能从事简单的鱼油粗加工,产品利润率低,发展遇到瓶颈。几年前,该公司主动“走出去”,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传授技艺,使公司产品质量档次显著提高。目前,该公司已成为百合生物、紫光生物等国内几十家保健品企业的长期供货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8%以上。爱尔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肖志松告诉记者,该公司在稳定已有市场的同时,正在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进行深海鱼油新组方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并与中国疾控中心洪涛教授联合成立院士工作站,共同开发预防老年疾病的医用食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 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动能转换步伐。近年来,石岛管理区主动当好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红娘”。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科技项目和科研课题“请进来”,院企双方通过共同建基地、搞项目、报专利,在转化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企业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科研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区95%以上的海洋经济型骨干企业都建立了技术中心或技术研发机构,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60家。 近年来,随着鸿德生物、爱尔斯、蓝润、领先科技等近20个海洋生物产业优质项目在石岛管理区陆续开花结果,一个高技术、高成长、高产出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目前,管理区海洋经济相关企业全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个,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0多项,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去年,石岛管理区海洋高新产业产值有望超过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