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山街道,提起姜明芬,很多人都很熟悉。她不仅是一名好老师,更是出了名的孝女。 春风满面、精力充沛、能言善语,第一次见面,姜明芬豁达开朗的性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脸上总挂着笑,让人很难想到,她经历过那样的酸甜苦辣。这个百折不挠的女人,用善良与爱心谱写了当代孝老爱亲模范的动人故事。姜明芬是我市首个省级“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者,先后被评为威海市级“三八红旗手”、威海市级“好媳妇”、威海市级“好妈妈”等。今年,姜明芬又荣获我市第五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姜明芬将买来的新鲜草莓洗好后,端给婆婆吃。
婆家娘家的顶梁柱 1986年11月,在乳山市当了3年代课教师的姜明芬,经人介绍嫁到了寻山街道瓦房村。三间破旧的海草房和几件简单的家具,就是姜明芬的新家。公婆、丈夫和她都住在一起,丈夫因患有小儿麻痹而行走不便。得知女儿家的境况后,恼怒的父亲找到姜明芬,劝她离开这个家,但善良的姜明芬说服了父亲,留下来经营这段不被人看好的婚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姜明芬用真心和爱把这个特殊的家庭经营得越来越温馨、越来越幸福。 2000年,姜明芬的父亲患了胃癌,她第一时间赶回乳山老家,与家人商量给老父治病的事,最终决定保守治疗。医生向她推荐了一种抗癌药,但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在乳山也不好买。姜明芬联系了在外地发展的同学,定期从深圳买药,每月一盒,每盒400元。为了让父亲安心吃药,姜明芬把胶囊从包装中取出,按量分装到父亲的药盒里,谎称是治疗胃溃疡的药,嘱咐父亲按时服用。姜明芬从没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这一吃就是8年。2008年5月,姜明芬的父亲离世。父亲去世前的一周,姜明芬才将实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姜明芬的话,满含热泪,握着她的手说:“幸亏有你……” 父亲生病期间,每月的医药费和一些额外开销对姜明芬而言是笔不小的负担。然而,不幸的事情却在接二连三地发生,负担更加重了。 2001年3月,丈夫病情加重。严重的高血压以及因颈椎压迫导致肢体发麻等疾病让他住进了医院。由于丈夫之前没有购买保险,住院期间的费用只能自付。在丈夫住院的28天里,姜明芬一直过着学校、医院、家“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考虑到丈夫的身体状况,姜明芬劝说丈夫放弃工作,安心回家养病。 父亲的疾病和丈夫的失业,给姜明芬造成不小的打击。姜明芬的女儿此时还在上学,家里的状况可谓捉襟见肘。为了给家里增添一点收入,姜明芬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到附近的冷藏厂打工。“天不冷的时候还好受点,冬天的时候就特别难熬,手经常泡在冰水里,都冻麻木了,就为了每天多挣几十块钱。”姜明芬是个要强的人,从来不会向同事诉苦,也不会耽误学校的工作。姜明芬说,那会儿也顾不上辛苦,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过来了。 就在情况稍有缓和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2005年8月,姜明芬的嫂子突患脑溢血,在重症室抢救3天后去世,姜明芬的哥哥之前遭遇车祸刚刚出院,两个侄女也分别在读高中和大学,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姜明芬的哥哥来说,恍如晴天霹雳。看着哥哥的不幸,姜明芬将借来给嫂子治病的钱偷偷塞进了哥哥的衣兜,自己默默地替哥哥一点点还了欠款。 “娘家人急需用钱,丈夫此时也不能提供帮助,当时的处境挺窘迫的。我就一边咬牙坚持,一边劝自己,我是两个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倒下,我的亲人也就崩溃了,一定要坚持住。”姜明芬说道。 姜明芬在点滴中关爱着家人,以言行感染着家人,带着家人一步步走出困境。 孝德兼备的好儿媳 “真是我的好儿媳,10个闺女也不换,下辈子还给我当儿媳,好不好?”这是姜明芬的公公在弥留之际说的话。 随着丈夫和哥哥身体状况的好转,姜明芬的压力得到了一丝缓解。但好景不长,2011年,又一件让她揪心的事发生了。姜明芬的公公出门散步的时候,因为躲避车辆不小心掉进了1米多深的沟里,腰部以下失去知觉。由于受伤部位特殊,并且公公年事已高,不宜动手术,在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后,医生建议回家调养。 出院后,白天丈夫和婆婆照料公公。晚上姜明芬来替他们,为公公做按摩、擦身体、洗被褥。忙完这些事后,姜明芬又和公公聊天,说些家长里短的事,为公公解闷。姜明芬就这样每天照顾着公公,直到他去世。 2016年4月的一天,姜明芬的婆婆在屋里坐空了椅子,摔倒在地,左股骨严重受伤。住院期间,医生告知姜明芬,老人康复的可能性极小。出院后,姜明芬为了方便照顾婆婆,专门买了一个全自动护理床,这样头脑清醒的婆婆就能自己按动开关解决大小便了。但夜间,姜明芬还是常常守在婆婆床边照料,婆婆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她就陪着老人说说话、给老人按摩,放松身心。在姜明芬的细心照料下,婆婆不仅平安地度过了危险期,而且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虽然婆婆依然不能下地行走,但思维清晰,饭量很好,精神头也很足。 说起媳妇的好,婆婆滔滔不绝。“别的不说,单买水果这点就很上心,从来都是挑好的买给我吃,还经常特意跑到市区买进口水果。知道我喜欢有红色花纹的衣服,她也经常买给我穿,我常说,我都躺床上了,不用穿这么好的衣服,俺儿媳妇说,那也得穿得漂漂亮亮、打扮得精神一点,这样人才能有个好心情、好气色……只要是能让我开心的事,费多大劲儿她都愿意。有这样的好媳妇,我真是有福气。”婆婆激动地说。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老人在时不尽孝,走后才想起来大哭,这从来不是我做的事。只要老人在,哪怕只有一天,我就尽心尽力地孝顺一天。”姜明芬说道。 引以为荣的好闺蜜 姜明芬的勤奋与孝顺,街坊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梅和江会行是姜明芬的两个“闺蜜”,3人住在一栋楼里,家中都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姜明芬买给婆婆好吃的,也会跟两位“闺蜜”分享,让她们拿给家里的老人。李梅和江会行也经常到姜明芬的家中,陪姜明芬的婆婆聊天。姜明芬的婆婆最喜欢吃她们蒸的馒头,她们每次蒸了馒头,都会特意送几个过来,就这样,3人经常串门,看望彼此的老人,亲如一家。江会行说,姜明芬身上最让自己佩服的,就是她对老人的耐心和对朋友的慷慨,自己一直把姜明芬视作榜样。 一直以来,姜明芬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自费组织一次针对村里老人的旅游活动。“村里有不少老人很多年都‘没出过门’了,现在家乡越来越美,我想带着他们逛逛樱花湖、看看宽敞的大道,哪怕他们不能下车,只坐在车里看一看也是很有意义的。”姜明芬说。 最近,姜明芬正在跟荣成公交集团等单位联系,努力实现这一心愿。(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