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花村车脚河(西车、北车)位于荣成石岛港湾街道,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村子三面环山,东向大海,抬头群峰献翠,四季皆美景,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花养花。桂花、杜鹃、茶花、耐冬等都是当地的优势品。
住在花村的人们,在花香里醒来,在花香里入眠,连梦里都蘸着花的味儿,不论在大街小巷里漫步,还是在河边亭院散心,整个村子的人都笼罩在花的香气里。
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种着各种花卉,10月一到,整个花村被桂花和菊花包围,其中桂花有30000多株,树龄有的长的达200多年。
每年花开时节,道路两旁摆满了村民们搭建的花架,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游人可在此观花,赏景,还可以品尝香甜可口的桂花羹,桂花糕、桂花茶、菊花茶、桂花酒、菊花蜜等等,而所有与花相关的食物,都是当地村民自家酿制。
桂花不像春末的牡丹和金秋的菊花一样,有硕大的花冠惹人注目。 桂花的花朵很小,且藏于叶腋之下,并不显露,人们往往未见其花,先闻其香, 及至循香寻花,才会发现
世上的香花,其香味,或清或浓,往往不能两兼。然而,桂花的香味却是浓淡相宜, 似一种恒古的幽香,遥遥地传来。
历代诗人喜赞桂花,在诗人笔下,桂花是“天花”,是“ 神品 ”。“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杨万里等大诗人的诗词也是把桂花赞美的淋漓尽致了——
宋之问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曾梦过呢,桂树下,花开淡淡,茶香飘逸,月圆人俏,有情人对月小酌,境幽情满。庸懒时,起身站在桂花前,看那一树的小花,黄黄的,如繁星点点,簇拥着,充满了生机。细细体味,小小的花朵,柔弱单薄,躲在绿色的枝叶间,静静地绽放了生命的芬芳,幽长静远。
李清照眼里“梅定妒,菊应羞”,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台湾作家绮君独爱桂花,为它宁做诗人眼里“吃香”的俗人,心里惦记的最是童年时的“摇桂花”。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月宫春 唐·毛文锡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咏桂 南宋·杨万里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桂花 宋·王十朋学仙深愧似吴郎,赖有吾庐两字苍。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
赏桂 宋·任希夷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熏。自是庄严等金粟,不将妖艳比红裙。 金英翠叶庇灵根,吹作清秋宝篆熏。四客对花飞玉斝,八眉和叶舞红裾。
桂林一枝 明·杨升庵宝树林中碧玉凉,秋风又送木樨黄;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
桂花·仙友 明·瞿佑滴滴研朱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含羞。星空金粟知难买,击碎珊瑚惜未收。
每到这个季节,村子里的人们都会把菊花摆到院子或者院外,供游人欣赏!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
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
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深秋了,别的花都已经凋谢了,菊花却开着美丽的花朵,在阳光下散发出清香。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陈毅《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梅尧臣《残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陈毅《秋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苏轼《赵昌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花村不少人家栽种了猕猴桃,猕猴桃也马上要成熟了!
这是一个大木瓜,木瓜在这边很少见!
花村接待中心院内就跟小花园一样!
花村接待中院内的小拱桥,桥下的鱼儿正在嬉戏觅食!
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花村接待中心!
村里也不少人家栽种了柿子树,柿子也快要成熟了!
村外山上一块巨石上的纹理,好似一位老人微笑着注视着村子,又好似在说美丽花村等你来……
转自"王洪大"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