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苗族农家媳妇儿。从嫁到丈夫家的那刻起,她便恪守一个媳妇儿的职责,悉心料理家事、照顾公婆、相夫教子,始终对亲人不离不弃,体贴入微,感动了乡亲邻里。她虽从未念过书,多年来却用实际行动向世人阐释着“孝老爱亲”的深意,她就是王连街道马岭孙家村的王芬。 ![]() 1990年,在媒人的介绍下,王芬这个年仅22岁的苗族姑娘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跨越2500公里,从贵州省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来到山东省荣成市王连街道马岭孙家村,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媳妇儿。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丈夫身患重病后不堪病痛折磨选择自杀,留下她和年仅三岁的女儿。之后的两年,王芬在这个还有些陌生的小村庄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直到通过别人牵线,遇到同村离异的王祖强,两个同命相邻的年轻人,两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因爱走进同一个故事。 提起这位善良、淳朴的苗族媳妇,王祖强的哥嫂赞不绝口。孝敬公婆、夫妻和睦、教子有方、勤俭持家,一个好媳妇儿的本性在王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婚后,丈夫在外给建筑公司做水管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农活很少有插手的时间,王芬便将自家和公婆地里的农活全部扛在自己身上,并为公婆提供口粮。无论是园子里的瓜果蔬菜还是山上的玉米小麦,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地里的活忙完后还抽空到村里的冷藏厂打工,每年可以为家里贴补近两万。 ![]() ![]() 王芬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却始终没有忘记对子女的教育,大女儿目前在南京读研究生,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小儿子学习优异,努力刻苦。王芬与丈夫时常以身作则,告诫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家里做了好饭好菜,王芬都会让孩子送一份到爷爷奶奶家;丈夫不管晚上多晚回家,王芬都会和丈夫一同到公婆家,陪公婆聊聊天、谈谈心。一年前,公公查出患上胃癌,三个儿女凑出五万块钱为老父亲治病,却不想癌细胞转至淋巴,在一家人都愁眉莫展的时候,王芬站出来说不能放弃,必须要治!小姑子小叔子白天上班,没时间照顾老人,王芬便每天早晨五点就出发到医院照顾公公,下午四点半又要赶回家为儿子丈夫做饭,长时间的奔波劳累,有的时候腰痛的直不起身但无怨无悔、从无怨言。“我们这个弟媳儿,这么多年从来没跟公婆、丈夫、兄弟姐妹们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真的是没话儿说!”王芬的嫂子发自肺腑地说道。而这个朴实的苗族媳妇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尽的本分,并没有什么特别。 ![]() 现在的王芬,不再是身着盛装参加节庆的苗家姑娘,而是一名朴实能干的农家媳妇儿,但岁月的磨练并没有改变她热情的笑容,生活的重担也从没让她停下忙碌的步伐。王芬也常常感叹说,人都会老,现在自己岁数越来越大了,更能体会到老人的感受,对待父母 ,一定要用心。目前,王连街道共有少数民族媳妇儿40余人,王芬的事迹在她们之间广为流传,并都以她为榜样来孝顺自己的公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