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市“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相关建设稳步推进,并于2016年3月完成“智慧荣成”建设顶层设计。什么是“智慧荣成”?“智慧荣成”顶层设计有哪些亮点?“智慧荣成”建设将为荣成发展、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日前,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政府副市长于澎田。
“城市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
记者:“智慧荣成”与城市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不能请您谈谈什么是“智慧荣成”?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于澎田:谈“智慧荣成”,首先要从智慧城市说起。
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前提,就是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技术层面已经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过去实现不了的对城市决策、百姓生活带来更大便利的目标。
从社会化背景来看,主要是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病”日益显现。比如说,过度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压力,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种种弊端也导致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反城市化”思潮。
从经济发展背景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与环境的冲突,也就是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近年来,我们国家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不唯GDP论”。
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引领旗帜。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智慧荣成”建设的大背景。
智慧城市建设就是想在原来传统的方式之上,能够更加智慧化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向绿色发展,让百姓提前享受全面小康生活。
在国家这种大背景下,荣成的转型发展更有它的特殊意义。
我们荣成这几年的转型发展与党中央的要求非常吻合。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市把“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作为中国梦荣成篇章的引领,这正是对中国梦精神实质的把握。
荣成这几年的转型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转型路径很清晰。我市提出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就是确定了荣成发展的新目标、新方向。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荣成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可以说,荣成的智慧城市建设符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也更加符合国家大的战略方向。从工作的抓手、工作的载体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是能够完美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件事情。
以上谈的是“智慧荣成”建设的背景。当然,有的专家也讲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一个社会、一个城市的一场深刻变革,所以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一个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也不能理解为我们在硬件方面上了多少设备、增加了多少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更多地应体现在软实力方面。它应该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可以把它定义为“城市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
顶层设计的出发点是为老百姓
记者:与其他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不同,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推进。作为一项创新工程,目前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难走的创新之路?
于澎田:顶层设计是做任何一项大的工作都应该做的一件事情,“智慧荣成”的顶层设计也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区别就在于,这个顶层设计谁来做?
从国内其他地方的经验来看,顶层设计的制定者,往往不是这个城市的人,有的是一些技术服务商,有的是一些专业研究机构。“智慧荣成”实施之初,我们就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智慧荣成”是给谁做的?“智慧荣成”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个目标定义在为这个城市解决问题,为这个城市里生活的百姓解决问题,那顶层设计就应该由这个城市的领导者来制定。因为“他”了解这个城市,“他”知道这个城市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所以“智慧荣成”的顶层设计就由我们城市的领导者来决定。这就使我们走上了一条既特殊又艰难的路,确实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而且,我们的顶层设计不但设计者特殊,设计的思路也特殊。我们确定了以整体为单元,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就是将这个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单元来设计。理由很简单,要让这个城市更“智慧”,让这个城市的百姓生活更幸福,它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方方面面都“最优”的,而绝不是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最优”。这样可以避免哪个方面好推进就做哪方面,不好推进就搁置。所以,我们整体推进难度就大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分步最优”来实现“整体最优”。而且,分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避难就易,而是要根据整体安排扎实推进。
“整体最优”,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站在这个城市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想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目标、工作的指向一定是要为百姓做事情,否则就会走向形式化。为百姓做事情,让这个城市更美丽,让百姓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得更舒服,这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总目标,符合荣成实际。所以,我们知道走这条路会面临着很多困难,哪怕再多的艰难险阻,我们也要坚决地走下去。
“新型城市化”的文化内涵
记者:在“智慧荣成”顶层设计中提到“天人合一”的理念,“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法则,您能不能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古老智慧对现代的智慧城市建设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于澎田:道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在荣成,道家文化遗迹比比皆是。道家文化对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其实,它不仅仅是对智慧城市,对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有一些很有意义的借鉴作用。
比如说“道法自然”,从智慧城市来看,什么是智慧城市的“道”?那就是“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规律”“做事的根本”。什么是“自然”?刚才我讲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就是我们在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但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从“道法自然”的角度看,就应该叫“回归自然”。当然,这个“回归自然”,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一种新层面上的“回归”。智慧城市的“道法自然”就是从“城市化”到“逆城市化”,有的专家称之为“新型城市化”。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多地赋予城市自然元素,比如在环境治理上、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在居民生活方式上,都要进入到一个“新型城市化”的“自然状态”。我认为这是人类发展走向进步的一个过程。
再举一个例子,道家文化中有这么一个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找到根本,即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到这个根本之后,就确定了“终极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就会产生“两个中心”“三个平台”“四个系统”“N个应用”等多层面的实现路径。从“智慧荣成”顶层设计来看,我们首先要找准“道”在什么地方。“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幸福家园”,“天人合一”就是荣成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是为百姓去做,让百姓在这座城市里舒服、幸福。这个目标确定之后,“道”找到了,接下来的系统设计、“五个模块”、多项应用等等,就是我们从这个根本的“道”上衍生出来的一些能够实现我们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所以,文化对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意义是明显的。我们之所以在这项工作中提出道家文化的这些特点,就是因为道家文化在我们城市的发展当中有着一些更贴切、更明确的借鉴意义。
当然,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无”和“有”的辩证关系也很值得我们深思。“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怎么讲呢?以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过度投资,就是“有”。“有”为什么又是“无”呢?因为过度投资、过度开发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了,不就是“无”了?
所以,现在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等等,就是要让百姓在享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生活环境,二者不是矛盾的。从道家观点看,处理好“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就能够使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好地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这就是我们在做“智慧荣成”顶层设计过程中遵循的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价值。
为荣成人民创建一个幸福美好家园
记者:能不能为我们描绘一下“智慧荣成”的美好愿景?
于澎田:“智慧荣成”建设从顶层设计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当中每每想到顶层设计对于“智慧荣成”的美好描绘,我都十分激动。“智慧荣成”顶层设计的总目标中有一句话:“要为荣成人民创建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这个家园当然有很多构成要素,有很多组成部分,我可以先做分段式描述,先看分步,再看总体。
分步讲,“智慧荣成”的第一模块是“平安荣成”。“平安荣成”就是为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行提供智慧化保障。如果把城市理解为一个人的肌体,那么,“平安荣成”的作用就是让这个城市的基础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管理、生产生活都在一个非常健康、正常的状态下运行,保障百姓首先在一个安全的城市里生活。
当然,仅仅安全还不够,还需要“健康”。第二个模块就是“健康荣成”,要让百姓生活涉及到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方方面面都很舒服、便捷、健康。打个比方,在家里,你不用出门,就能够享受到各种各样你需要的服务,居家医疗、居家养老、居家消费,如果把这些都变得很便捷,变成这个城市里百姓生活的一种自然状态的话,我们这个“家园”的概念就出来了。
第三个模块,是经济状态。前面讲过,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状态。所以,在第三模块“繁荣荣成”里,我们能够清晰看到转型升级转到什么程度,运转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方面荣成已经做得很好,比如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逐步形成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新消费产业生态。这就是经济结构的一次大的转型。近几年,荣成不追求GDP了,如果从数字的角度看好像是落后了,但从智慧城市的角度看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为什么?我们把GDP降下来,实际上是在表明,我们的发展在优化,结构在调整,我们不再单纯去追求一个数字,而是在优化建设一个对环境、对百姓生活更负责任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优化,伴随着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大数据应用,完全可以做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就能够运用智能化仪器给决策者一个参考。荣成的经济运行应该向什么方向走,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从智慧城市建设到智慧产业培育再到智慧经济增长,这是“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智慧路径。智慧城市是一个美好的家园,但是没有经济的发展,它是不可持续的。
第四个模块,是“绿色荣成”,意味着我们荣成在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等几个生态方面都是绿色的,我们称之为“全生态绿色”。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全生态,这个城市一定是一个健康的、文明的、向上的状态,那这个城市不但是安全的、幸福的,还是美好的、令人期待的。当然,这是我们描述的一种理想的状态。
最后一个模块是“高效荣成”。“高效荣成”是指这个城市的运转,包括政府的服务效率,整个城市的管理流程、运转都是高效的。这符合国家一直以来提倡的简政放权、降低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要求。
在这五个模块之上还有一个“智慧荣成”总控平台。以上是“智慧荣成”要实实在在完成的几个大目标。通过五个模块的分场景描述,我们可以想象,荣成百姓在这样的城市里生产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到那时候,“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发展理念,就能够物化到我们的具体生活当中。到那个时候,荣成不仅仅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我们整个城市处处都会透露出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气质。荣成人民自古以来就特别爱自己的家乡,将来我们的“智慧荣成”会更让荣成人民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世人也会对我们刮目相看——一个美丽的城市,这种美丽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很让人激动和期待的事情。
由智能化向智慧化升级
记者:据了解,“智慧荣成”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
于澎田:我们在“智慧荣成”建设上为什么分出一个狭义一个广义呢?因为荣成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智慧城市建设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的数字化基础工作已经完成。近年来,荣成在信息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数字化的层次。所以,我们在“智慧荣成”建设过程中就有一个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把狭义的“智慧荣成”理解为数字化的升级版。数字化,就是我们的很多事情,生产也好,生活也好,要让数字来代替或帮助我们做决策。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到今年年底,狭义的“智慧荣成”就基本建成了,也就是说荣成的数字化阶段就基本完成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去完成广义的“智慧荣成”。
广义的“智慧荣成”,是从“繁荣荣成”“绿色荣成”开始的升级发展,即从“智能化”向“智慧化”过渡。“智慧化”与“智能化”唯一的区别就是人能做的事情让数据分析、决策仿真去做。这种分析更加科学。在百姓生活当中,智慧化的体现,就是生活的方式更加高级。以健康问题为例,现在往往是有病治病,到了智慧化阶段,治病和健康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将用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取代治病的问题,把健康问题前移,目的是不让人生病。再比如说养老,在我们的智慧化设计当中有这样一个目标——“无疾而终”。狭义“智慧荣成”讲养老会讲到医养结合,保证在养老阶段有病能够及时医治、挽救生命。到了智慧化养老阶段,我们追求的是“无疾而终”。广义和狭义追求的目标、效果不一样。
今年是“智慧荣成”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正处在数字化的狭义智慧城市的收官阶段与更高级的广义智慧城市的开始阶段的交叉点上。今年,我们要完成过去很多历史欠账,包括物联网建设,包括所有的信息基础化工作,包括原来在数字化方面参差不齐的基础建设,都要在今年补齐,让我们荣成各方面的数字化向美好的广义“智慧荣成”阶段做最后冲刺。(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